5月7日,由山東省教育廳舉辦的“2019媒體校園行”活動走進了山東職業學院。包括人民網、光明日報、新華網、新浪山東在內的十余家媒體深入學生學習實訓中心,探尋山東職業學院在搭建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國際合作以及發揮軌道交通辦學特色方面的先進經驗。據了解,“媒體校園行”是山東省教育廳年度新聞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活動安排,通過媒體深入學校、貼近師生的采訪報道,向社會推介山東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舉措和成就。

  發揮軌道交通辦學特色,培養“齊魯工匠”

  據了解,為對接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山東省教育廳明確5年內,將培養萬名系列卓越人才和10萬名“齊魯工匠”。同時,當下正值高鐵、城際鐵路及城市地鐵高速發展之際,用人需求強烈,山東職業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不斷發力,既是順應時代之勢,也是加速產教融合,積極為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智力與人才支撐的舉措。

  新浪山東教育編輯在現場看到,山東職業學院的實訓基地頗具特色,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掃除知識盲點、讓學生適應工作實際的先進方法。在鐵路維修養護實訓場中,身著橘黃色工裝的學生正在測量、記錄數據;在動車組機械師實訓室學習的同學,提前模擬“復興號”的駕駛操作流程;在軌道交通實驗實訓中心,學生可以親自操控模擬器進行體驗。

  學校畢業生跟蹤調查顯示,山職院學生在實訓中能夠不斷減少試錯率,對于風險預估、突發情況的處理越來越得心應手?!斑@些都是我們近年來學院注重內涵建設,推動教學改革的成果,我們實施‘職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培養和人文素質教育’三線貫穿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建設了國內第一個代表中國高鐵最先進技術的‘復興號’動車組機械師實訓室、國內一流的‘崗位協同、聯操聯控’等城市軌道交通綜合演練實訓室?!睂W院教務處處長于洪永介紹說。

  響應“一帶一路”號召,感受中國職業教育魅力

  “國際化”是山東職業學院的一大鮮明特色,在山東職業學院的校園中可以看到來自俄羅斯聯邦、幾內亞、肯尼亞、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學生的面孔。近年來,山東職業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尋求優質國際教育資源,不斷拓寬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合作渠道,搭建國際化發展平臺。

  據山東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任呂子泉介紹,一方面開展鐵路專業國際師資培訓,2018年為來自泰國皇家理工大學的18名教師開展鐵道車輛、鐵道機車、鐵道工程等6個方向的專業培訓,進一步提升了泰國皇家理工大學教師的鐵道專業教學水平。同時,也積極“走出去”,組織學生赴海外交流學習。與德國蘭茨胡特國立機械學校開展交流項目持續十年,兩校互派互訪師生12次。

  呂子泉還介紹說,加入多個國際合作平臺,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活動。近年來,山東職業學院加入了“中國-東盟軌道交通教育培訓聯盟”“‘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和“軌道交通職教聯盟”等多個合作平臺,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德國、泰國等10個國家的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2018年5月,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交流營代表團訪問山東職業學院,來自印度、哈薩克斯坦等18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對學院教學模式、教學成果、人才培養質量等給予了高度評價,親身感受了中國職業教育的魅力。

  先進的教學硬件設施、深入淺出的專業講解,得到了國外老師、學生的高度評價,給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密切了國際交流與合作,更讓國際友人感受到了中國職業教育的魅力。

  訂單班、8215回訪工程助力“三好”就業目標

  “好就業、就好業、業就好”這“三好”是山東職業學院的就業目標,為完成這一目標,山東職業學院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路。

  “訂單班”是山東職業學院一張響亮的名片,根據企業崗位技能需求,采用人才定制的訂單培養方案,不僅解除了學生就業的后顧之憂,還使得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動力更加充足,實現了“入學即就業”。2010年以來,山東職業學院以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為切入點,先后與15個地鐵公司合作組建訂單班130多個,累計培養學生數量達5000余人,涵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所有需求崗位。以2018屆畢業生為例,地鐵訂單培養人數達到839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8%,山東職業學院連續多年來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

  據山東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張少飛介紹,為及時了解用人單位需求,提高就業工作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社會,山東職業學院實施了“8215”回訪工程。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電話回訪等形式,堅持對80%的畢業生2年的回訪,對10%的優秀畢業生5年回訪。

  通過回訪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形成畢業生工作情況調查報告、就業形勢分析報告、專業和課程設置調整意見及建議報告,通過專題會議形式將意見及時、準確的反饋到相關部門,為調整專業設置、優化課程內容、擬定招生計劃、深化教學改革、推進就業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山東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王榮昌表示,學校將堅持服務發展、服務產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對接“高鐵走出去”戰略和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需求,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與鐵路局集團公司、地鐵公司、中鐵建設局等企業深度合作,打造體現軌道交通行業辦學特色的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推動學校和行業重點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提升學校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