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下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中華美德教育學院在明德樓第五報告廳舉行了山東大學張其成獎學(教)金頒獎儀式;隨后“儒學大講堂”邀請張其成教授作了題為“國學五經的永久魅力”的專題講座。相關單位負責人、“尼山學堂”全體學生和儒學院部分師生,以及獲獎者代表和有關媒體記者,共計120多人參加了頒獎儀式和專題講座。

  頒獎儀式開始前,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會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張其成教授一行。王琪瓏贊賞張其成先生以淵博學識、學術聲譽而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踐履著學者知行合一的優良傳統;感謝成立張其成獎學(教)金,對張其成先生關心、資助“尼山學堂”師生的仁心義舉表示衷心的感謝。在介紹了山東大學目前概況和發展勢頭之后,王琪瓏表示,期待著張其成先生進一步加強與山東大學人文社科相關學者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張其成教授愉快地交流了自己剛剛參觀了山東大學博物館、中華文化體驗基地、《文史哲》編輯部的感受,認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是世界儒學的研究重鎮、中國文史哲的高峰,扛起了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陪同會見人員有山東大學校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濟南校友會執行會長、華天科技集團董事長、百年學堂發起人李宇兵,中成書院院長、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徐大福,中成書院執行院長、山東經典有約教育科技總裁李陽,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黨委書記兼中華美德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李平生。

  頒獎儀式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王加華教授主持。李平生在致辭中對張其成先生的學術成就做了介紹,指出尼山學堂自成立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慷慨支持,其中張其成獎學(教)金是尼山學堂設立以來所獲得的第一筆社會資助,這也是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所收到的獻禮。張其成先生為“尼山學堂”設立獎學(教)金的義舉,以及慷慨捐助社會公益事業,彰顯了他的仁者之心,是哲人先賢孔子所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當今社會的生動體現。同時,李平生對山東華天科技集團董事長李宇兵先生在山東大學張其成獎學(教)金成立過程中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

  隨后,張其成為“尼山學堂”優秀學生獎學金獲得者頒獎,李宇兵為優秀教師獎獲得者頒獎,山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兼中華美德教育學院執行院長陳志軍為優秀校友獎獲得者頒獎。杜澤遜教授、黃林灝、張鴻銘分別代表優秀教師獎獲得者、優秀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優秀校友獎學金獲得者發表獲獎感言。杜澤遜在感言中對張其成教授及其團隊表示衷心感謝,并介紹了尼山學堂的成立及發展情況。他表示,尼山學堂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張其成獎學(教)金的頒發是對尼山學堂師生的巨大鼓勵,今后要再接再厲,把尼山學堂辦得更好。黃林灝、張鴻銘在獲獎感言中對張其成教授的義舉表達了感謝,并對尼山學堂任課老師、儒學高等研究院領導和老師以及尼山學堂同學表示了感謝,將帶著感謝與激勵,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頒獎儀式結束后,張其成為“儒學大講堂”作了題為“國學五經的永久魅力”的講座。他指出,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一源三流、兩支五經”的特點。他借用“三皇與三易”、“三圣與周易”等觀點說明易為中華傳統文化源頭,中華文明早期的形成歷史就是易經成熟的歷史,而八卦是中華文明的基因,《易經》是蘊含哲理的占卜書,《易傳》是超越占卜的哲學書,易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的“三流”即“儒道佛”,兩個支撐點為國醫和國藝,落地在國學五經——《易經》《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黃帝內經》,分別對應著易家、儒家、道家、禪宗、醫家,易貫儒道禪,道統天地人。張其成現場詳細介紹了太極八卦圖的基本釋義,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太極圖,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完美的、最典型的、最精準的表達方式,表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張其成從國學五經的角度闡釋了乾坤精神、民族精神與君子人格,并比較了中西方文化,對兩種文明的沖突進行了分析。

  李平生從方法論角度對張其成講座進行了點評總結。他認為,從宏觀角度來說,張其成講座大刀闊斧、鞭辟入里,既涉獵廣泛,又具有高度概括;從微觀角度來說,張其成講座剝筍抽絲,運用繡花細針式的功夫闡釋核心圖像中的深奧道理,在研究思路方面帶來很大啟發。

  活動期間,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兼《文史哲》主編、中華美德教育學院院長王學典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徐慶文教授,與張其成教授一行進行了深入交流。王學典對張其成先生為“尼山學堂”設立獎學(教)金的仁心義舉以及慷慨捐助社會公益事業,表示由衷的欽佩,并期待著雙方在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做好中醫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方面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對李宇兵先生資助成立山東大學張其成獎學(教)金和中華美德教育基金表示衷心感謝。

  張其成,男,1958年10月生,安徽徽州歙縣人,出生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醫學世家。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土后,“湯用彤國學獎”獲得者,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太湖書院院長。2009年被搜狐網評選為“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之一”,2018年被評為喜馬拉雅十位“思想大咖”,2019年被人民網評選為“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被稱為“國學養生第一人”。2019年被新浪微博評選為“十大影響力國學大V”。2020年被評為年度酷我十大名師大咖。2011年發起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資助青少年傳承國學;2019年獲準成立“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資助中醫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學術研究、國際交流及相關公益項目。2020年11月28日,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向山東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50萬元,分五年使用,每年10萬元專項用于山東大學尼山學堂教學與科研,助力學生發展和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