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華山為濟南的著名景區,也是著名的“齊煙九點”之一。不少文人騷客更將其譽為濟南第一名勝,歷朝文人墨客在華山上留下了不少石刻。
近日,有碑刻愛好者反映,華山景區多塊具有400多年歷史的石刻因自然風化和游客亂涂亂畫而破壞嚴重,亟需保護,石刻背后的文化價值也亟需挖掘。


石刻歷史悠久,被風化模糊不清
市民馬先生家住在歷城區華山鎮華山風景區附近。馬先生告訴記者,華山景區曾經是濟南最有名的景點。在古時候,不少文人到了濟南,“都要去爬華山,并且要到華山上刻字留念。”因此華山上有不少文人的摩崖石刻,“不少石刻為明朝嘉靖、萬歷年間留存下來,有幾百年的歷史。”
馬先生介紹,有一塊石碑上面寫到“癸巳年”,為嘉靖年間所雕刻,“2013年便為癸巳年,60年一個甲子,到現在已經超過了480年。”他告訴記者,目前發現的摩崖石刻在10塊左右,“可能還有些沒有被發現的。”
游客亂涂亂畫,石刻損壞嚴重
17日上午,記者來到歷城區華山腳下,看到平地突起一峰,華山宛如利劍一把拔地而起,十分壯觀。
順著山道,在一處平臺,記者看到了一處“佛教居士功德林”的石刻,石刻字跡清晰。據馬先生介紹,此處為民國時期所書,因此字跡較為清晰。
沿著山道向上爬去,隨后看到了另外一處石刻,此石刻有幾十字,并有“ 顧廷珪”的人名。記者查詢發現,顧廷珪為明朝中期人士,南方人。石刻上大部分字跡可見,不過有些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馬先生介紹,“有些字跡前兩年還能看見,這兩年已經看不清了。”
記者在呂祖廟周圍還發現了兩處石刻,有的字還描著紅色,有的已經因風化看不清楚顏色。讓馬先生最為可惜的一塊石刻位于華山頂部,記者看到此處石刻還隱約能看見“嘉靖”二字,不過其他的字不好辨認,整個石刻上被游客亂涂亂畫十分嚴重,匯集了白紅黑三種顏色。
對石刻保護刻不容緩
歷城區華山景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底,歷城區進行區內旅游資源普查時,“已經將華山景區內的情況如實上報。”華山景區內的石刻損壞嚴重主要是因為歷史悠久,自然風化嚴重,“很多石刻都位于山峰向陽面,風化尤為嚴重。”
曹燹為華山文化研究者,他曾經在華山尋找石刻。曹燹認為,這些石刻都是歷史上珍貴的文物,有些石刻還沒有被發現,“石刻對于了解濟南的歷史和文化都十分重要,不少石刻背后的文化還沒被挖掘出來,就風化辨識不清了,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