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消息(記者:方瑋晴)6月30日上午10時08分,位于青島的膠州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上午11時,青島膠州灣隧道也舉行了通車儀式。在通車儀式的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很多市民聚集于此,第一時間在膠州灣大橋上欣賞美麗的海景,感受大橋帶來的便利。
膠州灣大橋,跨海飛虹

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在海灣上飛馳。
青島海灣大橋又稱膠州灣跨海大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22青島到蘭州高速公路的起點段,是山東省 “五縱四橫一環”公路網上框架的組成部分,是青島市規劃的膠州灣東西兩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橋、一隧”中的“一橋”。起自青島主城區海爾路經紅島到黃島,大橋全長36.48公里,投資100億,歷時4年,全長超過我國杭州灣跨海大橋與美國切薩皮克跨海大橋,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2011年6月30日全線通車。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橋。2011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紀錄和美國“福布斯”雜志,榮膺“全球最棒橋梁”榮譽稱號。
歷時四年修建而成的膠州灣跨海大橋全長41.58公里,為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東起青島主城區,跨越膠州灣海域,北接紅島,西至黃島,是山東青島到甘肅蘭州高速公路的起點段。該橋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為80公里每小時,橋梁寬度35米,設計基準期為100年。而膠州灣海底隧道則連接了青島主城區與黃島區,隧道全長7.8公里,為目前國內最長的隧道,其中海底隧道長約3950米。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青島的市區、城陽、紅島、膠州、黃島等依次排列在膠州灣的沿岸,整個膠州灣的形狀像字母C。因為灣口差一點點沒有連接上,所以以前青島人只能通過環膠州灣高速以及輪渡出行。大橋及隧道建成后,從青島的核心腹地到其所轄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島區,由原來的一個小時,縮短到了20分鐘左右,不僅終結了青島“青黃不接”的歷史,開啟了青島與其衛星城區同城化的新時代,同時將極大完善山東半島的交通網絡,使青島與省內的重點城市形成“四小時經濟圈”,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經濟一體化發展。

青島膠州灣大橋通車典禮現場(攝影:方瑋晴)

正式通車前的青島膠州灣大橋(攝影:方瑋晴)

在膠州灣通車儀式現場為大家表演的滑翔傘隊(攝影:方瑋晴)

海面上助興的白帆(攝影:方瑋晴)

前來觀看通車儀式的青島市民(攝影:方瑋晴)

青島膠州灣隧道通車典禮現場(攝影:方瑋晴)

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入口(攝影:方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