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地處山東省會——泉城濟南,前身是創建于1948年的膠東工業學校。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是首批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學校和“山東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被主流媒體評為山東省十大“最具社會口碑學校”、山東省“最具就業競爭力本科院校”、“山東最佳社會聲譽高校”。
2016年12月,經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研究決定,整合原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等優質教育科研資源組建新的工業大學。2017年5月,新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組建完畢,開啟了“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
學校現有73個本科專業,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3個藝術碩士授權領域、1個金融碩士授權領域,2個翻譯碩士授權領域,是涵蓋工、理、文、經、管、法、醫、藝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現有在校生30000余人。
        齊魯工業大學和山東省科學院整合以后,不管從學校硬件比如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平臺還是從教師隊伍的質量上都有很大的飛躍。這些提升都是為我們學校的同學成長成才提供了最優質的科教融合資源,因為這些實驗室和老師都是為大家準備的。
        融合前校所設本科專業中,輕化類、生物類、化工制藥類、材料類、機電類、經管類、藝術類等專業在所設專業中有比較大的優勢,部分專業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其中輕化工程、生物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輕化工程、生物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自動化、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山東省省級品牌特色專業。融合以后我們學校的計算機類、機械類、電氣自動化類、光電類、能源類等專業有了更大的提高,我們可以依托山東省科學院的相關研究所比如山東計算中心(國家級超算中心),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院、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等平臺為同學們提供更優厚的實驗條件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們成立了科教融合學院,教融合學院以山東省科學院研究所和學院為依托建立的“所院一體”的新模式。該學院充分發揮科學院研院所、學院和專業教研室“三位一體”的整體優勢,完善優質科教資源的共享機制,促進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密切結合。學院以新工科建設為突破點,以新經濟、新產業為背景,樹立創新型、綜合化、全周期教育“新理念”,探索重基礎、寬領域、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教育“新質量”。目前為止我們一共籌建了三個科教融合學院,分別是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和理學院光電工程系,采用科教融合的模式組建的光電工程國際化示范學院,他的特點是由非華裔外籍專家親自授課并擔任院長。學院院長和至少一名副院長由非華裔外籍專家擔任,至少半數以上教師為外籍教師,以國際化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管理體系,打造國際化教學實驗區,保障學生掌握學科國際前沿知識。第二個科教融合學院是依托山東省科學院計算中心和信息學院,采用科教融合的模式組建的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它的特點是由山東省計算中心各科研團隊主導建設并負責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讓學生真正參與高水平的科研課題與工程項目,了解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依托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和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采用科教融合的模式組建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他們和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一樣采用“2+2” 小班制人才培養模式。前2年由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主導完成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等課程,注重文理滲透;后2年由能源研究所通過依據社會需求和領域前沿確定培養方向,確定專業教學和學生個性化發展課程。我們還建立了“齊魯英才學堂”是借鑒教育部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以及面向 “新工科” 建設的 “復旦共識” 和 “天大行動”,“齊魯英才學堂”將以“領跑者”的理念建立拔尖人才培養試驗區,以“選”“鑒”結合探索拔尖學生選拔方式,成立“人工智能+”特色班和“應用化學國際實驗班”,以“一制三化”(導師制、個性化、小班化、國際化)探索因材施教模式,實現“成才率”和“成大才率”高的目標。就像我們高中的尖子班。其中“人工智能+”特色班是新生入學后選拔,由理學院牽頭,山東省計算中心、信息學院聯合建設,在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的學生中選拔。應用化學國際實驗班是新生入學后選拔,面向理工科(不包含校企合作、中外合作、藝術類方向)方向選拔學習能力強、英語基礎好的學生。不管是科教融合班,還是齊魯英才學堂他們在國內的學費都和普通專業的學費是一模一樣的,比如光電工程國際化示范學院相關專業和應用化學國際實驗班國內的學費就和我們學校應用化學專業的學費是一樣的。
        我們學校的校訓就是明德勵志,崇實尚能,培養學生目標都是“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的,而且我們所有專業的研究方向都是緊緊依托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工程。比如我們應用化學專業,他的研究方向就是化妝品,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研究化妝品的。還有材料化學專業,他們研究方向是新能源電池,還有很多專業我就不一一講解了,大家可以看下我們學校的主頁上面有一欄節目“教授為你將專業”方便大家真正去了解我們的專業,也方便大家選擇專業成就人生!
        我校今年共招生7020人,其中普通本科5690人,校企合作辦學580人,中外合作辦學160人,菏澤校區590人。我校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其中山東省安排本科招生計劃5510人(含菏澤校區590人);其他省、市、自治區安排本科招生計劃1500人。
        為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我校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成才機會。從2017年起,在大一學生升入大二前,實施“全員二次選擇專業制度”,全年級大一學生都有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每個專業允許轉入學生人數一般不超過該專業總數的30%。
        我校在山東省對于進檔并符合體檢要求的考生,在專業分配時按“專業清”的原則進行;若未被相應專業錄取,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由高分到低分,根據缺額專業計劃,參考考生志愿情況和相關科目成績,調劑錄取到未滿專業;若未被相應專業錄取,且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予以退檔。
        學校(科學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國際化科教合作步伐。先后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科教合作關系,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2個,建有16個中外聯合實驗室,1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平臺及8個省級以上國際合作平臺;近5年承擔各類國際合作項目170余項,獲得資金支持超過2億元;引進國際專家中3人獲得“國家友誼獎”,17人先后獲得“齊魯友誼獎”和“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對于同學們來說我們的交流生的數量和交流學校的質量都有大幅提升,其中不乏公費生的機會。很多同學通過交流學習可以比較輕松的進入國外名牌大學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IBSF世界青年斯諾克錦標賽將在2018年7月2日至7月12日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長清校區綜合體育館進行。屆時,將有來自全世界40余個國家和地區近兩百位青年才俊匯集我們學校,一決高下。也歡迎廣大臺球愛好者前來交流。
        我校為“山東省學生資助先進單位”。為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我校依據國家有關政策,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同時,我校還為學生提供學習獎學金和各類社會獎學金等獎助項目。對于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品學兼優的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學生,學校還協助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和臨時困難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