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傳媒職業學院前身創建于1960年,2008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為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2014年10月,山東省出版技工學校并入山東傳媒職業學院。
★學院品牌
山東傳媒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隸屬于山東省廣播電視局,與省教育廳共管,是一所廣播影視及大眾傳媒類公辦普通高校。
學院主校區地處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占地面積近千畝。學院現有25個專業,面向全國15個省份招生。專業涵蓋廣播影視及新媒體的傳播、制作、藝術、技術等領域,形成了以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群、新聞傳播專業群、廣播電視技術專業群為骨干的“三足鼎立式”專業群建設格局。專任教師隊伍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有廣播電視一線從業實踐經驗。同時常年聘請中央電視臺、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專家及專業骨干任課。
學院先后獲得“全省廣播電視系統先進集體”、“省直文明單位”、“平安建設先進基層單位”等稱號。在《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新聞媒體組織的“山東教育總評榜”活動中,學院榮獲“最具專業特色院校”和“就業前景十佳院校”。
學院集教學、科研、創作為一體,成果斐然,獲得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獲全國廣播影視行指委和新聞出版行指委教學成果獎5項。近年來公開出版各類著作和教材50余部,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500余篇。承擔了《男人地帶》《汽車新干線》《風采》等電視欄目的攝制工作,參與了《讓夢想飛》《天下父母》《農民好聲音》《最強星主播》等多檔欄目的演播室攝制工作。申報省級以上科研課題八十九個,并成功中標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重大招標課題。以學院為主拍攝的國內第一部60集大型系列專題片《齊魯民俗》在山東電視臺播出,由我院與威海光遠動畫公司聯合制作的26集動畫片《繁星點點》(又名《劉公島之約》)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標志著學院在教學與實踐的探索上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學院注重與廣播影視及文化傳媒行業的發展相結合,建立了包含山東電視臺在內的170多個校外教學實訓基地,與部分地方廣播電視臺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提供優越條件。學院設有專門的就業機構,連續幾年就業率都保持在90%以上的較高水平。
★辦學條件
學院具有完善的教學設施設備,除建有教學樓、宿舍樓、實驗樓、圖書館、實訓中心、演播中心外,還配有形體訓練房、健身房、攝影棚、微機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播音小課教室、電子閱覽室等。
學院設有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站、廣播電視系統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新聞出版系統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校內教學實訓中心專業設備主要有數字視頻非編工作站機房、視頻線性對編機房、EDIUS視頻非線性編輯機房、蘋果后期包裝機房、二維動畫實驗室、三維動畫實驗室、600平方米高清綜合演播室、200平方米訓練演播室、100平方米虛擬演播室、200平方米攝影棚、標準暗室、標準播音小教室、播音上鏡綜合訓練室、數字視聽實訓室、電子組裝實訓室、廣播影視設備維修維護實訓室、有線電視實訓室、計算機網絡實訓室、電視發送與衛星發送實訓室等,為全院師生提供了科研、實驗教學及實訓場地。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既有一批具有豐富廣播電視從業實踐經驗的專業課教師,又有一批多年從事專業技術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課教師,同時還常年聘請中央電視臺、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專業骨干任課。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8人,碩士學位及以上教師占27%以上,雙師型教師占40%以上。
★專業設置
學院現有播音主持、影視制作、信息工程、新聞傳播、動畫、藝術設計六個教學系和基礎教學部、思政教學部及實訓中心共九個教學部門,開設播音與主持、學前教育、戲劇影視表演、廣播影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技術、影視編導、錄音技術與藝術、影視照明技術與藝術、新聞采編與制作、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傳播與策劃、網絡新聞與傳播、廣播電視技術、軟件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影視多媒體技術、影視動畫、動漫設計、游戲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圖文信息處理、人物形象設計、數字出版等25個專業。
學院開設的專業緊緊圍繞行業發展需要,理論與實踐并重,其課程比例為1:1,實現零距離上崗。
        山東傳媒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隸屬于山東廣播電視局,與省教育廳共管。是一所國有公辦的廣播影視及大眾傳媒類普通高校。?
        學院位于濟南經十東路8678號,占地面積一千余畝。
        學院堅持“依托傳媒,服務傳媒”的辦學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在辦學模式上突出“校媒融合”的辦學特色,按照“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適應全媒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校內搭建包括報紙、廣播電視臺、網站、記者站、新媒體、實訓中心在內的“六位一體”全真型全媒體校園教學平臺,以項目為紐帶,全面實施“不同專業、不同能力階段、校內校外”相融通的"融通立交”培養模式。學生在校期間全面參與影視領域各類型各題材節目的策劃、主持、制作、拍攝等環節,熟練掌握各類實踐教學項目的操作流程,為以后的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院現有25個專業,面向全國15個省份招生,共計招生3500人。專業有學前教育和涵蓋廣播影視及新媒體的傳播、制作等領域,形成了以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群、新聞傳播專業群、廣播電視技術專業群為骨干的“三足鼎立式”專業群建設格局
        除了國家和省政府的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楊帆工程資助金以外,還有學院設置的獎學金及學院勤工助學崗位補貼等多種形式的資助體系。每年新生開學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學生報到,家庭經濟困難的考生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先行報到。入學后,再根據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予以資助。
        學院現在實行開放辦學,聯手行業合作構建學生專業實踐和就業的平臺。近年,學院與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教育電視臺、山東廣電網絡中心及各地市電視臺、影視中心等170多家傳媒行業企業建立了校外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實現了“前臺后院”式的教學與實踐無縫銜接。學院2019屆畢業生2009人,總體就業率96%。而且,學院每年都舉辦就業實習雙選會,為學生的實習就業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專升本的方式有很多,第一種,也是含金量最高就是由山東省招考院統一組織的專升本考試,我校會面向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在課堂上詳細講解專升本的相關政策,并在招生就業處提供專門的專升本咨詢,為學生提供第一手信息。此外,我們的學生還可以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及山東大學的函授及遠程教育,為有專升本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升學途徑。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務院大力推進的一項措施。鑒于此,學院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體現我院“唯真尚能”的校風和“樂學善思”的學風。在2017年技能大賽中,學院共獲得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同時學院不斷開拓新的實訓基地,與各個地市級電視臺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提供場所,真正實現了“校媒融合”的辦學模式。
        學院2016年建設大學生創業園,主要以學生自主創業團隊和校外示范企業為主體,目前共有四個項目獲得了省市創新創業大賽大獎。
        兩方面:一方面要尊重考生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只有喜歡某個專業了,他才能真正去學習;另一方面根據考生自身特點和專業教學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專業適合考生,考生才能對專業知識做到的融匯貫通,有所建樹(我院官網招生網里有各個專業的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家長和考生可以隨時參考)。
        目前,山東省實行的是平行志愿,即“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先投高分考生,依次投低分考生,建議考生報學校志愿時,按照“沖、穩、保”的原則,適當拉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