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節目導視)
解說:一個飯館,一堆白條。
孫玉芳:政府來哪有現錢,誰掏誰貼。
解說:5萬欠款,20年未兌現。
孫玉芳:又去要,又沒錢,后來又換一屆,又要也沒錢,一直拖到現在。
解說:一個新書記,一堆舊賬單。
宋剛:我們開會,班子要研究一下子,定個還款計劃。
解說:要賬的飯館老板,還賬的黨委書記,兩個人誰也不容易。
宋剛:這個錢從我們的辦公經費擠出來啊。
解說:經費2萬,欠款300萬,《新聞1+1》今日關注,舊賬必須要清,新賬不能再欠。
評論員 歐陽夏丹:
各位好,這里是正在為您直播的《新聞1+1》。
欠債還錢,這是我們大家都明白的一個道理,但是非常的無奈,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欠了錢的人,像大爺一樣置之不理,而討債的人像孫子一樣步步皆難。
這一次我們央視《走基層百姓心聲》系列節目當中,就發現并且報道了這樣一個事情,這一次欠債的是鎮政府,而且一欠就是20年。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原因,我們先來看看債主孫玉芳的遭遇。
解說:
孫玉芳,安徽省利辛縣程家集鎮人,1990年她在鎮上辦起了第一家飯店,并成為鎮政府的定點飯店。生意一度非常火爆,但到2005年因為飯店欠賬太多,難以為繼,孫玉芳的飯店因此關門,而欠賬的不是別人,正是鎮政府。
孫玉芳:
我講你先給錢,不給錢不給吃,說馬上給錢,好,就給他炒4個菜,后來結果也沒有給錢。
解說:
孫玉芳她家床下始終壓著一個塑料袋,袋子里面有29張欠條,有的早已發黃,連上面的回形針也都銹跡斑斑。而這,就是她在鎮上開飯店期間,鎮政府尚未結清的5萬多元賒賬憑證。每張欠條上全都有鎮政府的公章,而單據上的簽字有4、5個名字他們都是歷任的鎮領導。
孫玉芳:
(鎮領導)都換幾屆了,去問他要,他說沒錢,他調走了,換屆了,又去要又沒錢,后來又換一屆又要,也沒錢,一直拖到現在。
解說:
孫玉芳一度也想過放棄討債,但2007年發生了一場家庭變故,卻讓她不得不重走討債這條路。她的丈夫因糖尿病并發心臟病,轉到上海治病,當時家里花的一分錢不剩,只能靠接濟度日。
孫玉芳:
每一天,不低于三個、四個人來問我要賬,沒有要到,我得面對好給人家,人家來這再發脾氣,我都得面對。
解說:
鎮政府也曾承諾,只要她把所有的欠條打五折,政府就兌現,孫玉芳同意了,但鎮政府還是沒有給錢。
孫玉芳:打折,打給三萬,說打三萬,結果這三萬也沒有給。
記者:打了折也沒有給錢?
孫玉芳:打折也沒給錢。
解說:
2009年直至孫玉芳丈夫病逝,她都沒能看到這筆欠款歸還。今年1月,孫玉芳要賬的事被安徽省內媒體進行了報道,但沒過兩天,好久沒聯系的兒子卻從上海給孫玉芳打來了電話。
孫玉芳:
你氣死了,你氣啥?那個時候你能不知道,你們都吃不上飯,從早晨賣到黑,你都吃不上飯,我問人要錢,你氣啥?
解說:
在兒子看來,孫玉芳討債的舉動在這個平靜的小鎮里是是出格的行為。電話最后兒子以不回家過年相要挾,要求孫玉芳別在討債。
孫玉芳:
其實我睡在這后面屋里,我看過的很,我一看電視,看人一家子團團圓圓的擱一塊,我就哭,我就蒙著被哭,哭完了我還看,我比誰哭得都多。
解說:
兒子的反對并沒動搖孫玉芳討債的決心,這一次她決定鎮政府門口等著現任黨委書記宋剛要賬,雙方談了一個多小時,宋剛提出分批對這筆欠款進行償還,然而有了過去的教訓,孫玉芳不敢在輕信鎮政府的話了。
孫玉芳:我再也不敢相信你了,這樣的,我真的不敢再相信了。
宋剛:你坐,你坐。
孫玉芳:要一回要不著,要一回要不著,要我可有時間天天跑。
解說:
最新的情況是,因為媒體介入,那筆被拖延了20年的欠款昨天由政府歸還給了孫玉芳。當我們詢問她拿到錢的感受時,她沒有多說,更多的是在憂慮兒子們,今年是否會回家過年。
(電話采訪)孫玉芳:
兒子打電話,吵架了,過春節都不回家了。現在都沒有在家,就我一個人在家,他覺得要錢得罪不少人。
評論員:
打了29張欠條賒了5萬多塊錢的飯錢,20年都沒有還,的確是讓人很瞠目結舌。也難怪有不少的網友稱其為是一朵奇葩。而且這5萬塊錢,對一些人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但是對于孫玉芳來說可能就是救命的錢,為什么這么說?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她的經歷。
從1990年,孫玉芳開始開這個飯店,因為這個鎮子不大,這個飯店是鎮子里面唯一的飯店,于是成了鎮政府的定點飯店,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鎮政 府的人,去那白吃白喝,開始打欠條,一直到2005年飯店垮掉。實際上在這15年的時間里面,孫玉芳有去鎮政府要過這個欠款,但是只要到其中很小的部分, 她甚至已經放棄了,就說算了,這件事情過去了,不要再要錢了。事情的轉折點就出現在2007年,她的丈夫得了重病急需用錢,所以她不得已又去鎮政府要欠 款,結果沒有任何的結果。
在2009年的時候,她的丈夫去世了,她要拉扯4個孩子長大,生活非常的不容易,所以不得已的情況下,她又再去向鎮政府要欠款。這個時候鎮政府 還欠她5萬多塊錢。這個時候我們不禁要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其實這個過程在地方在基層來講,是典型的一個案例,如果你和鎮政府搞好關系,似乎你的日子 才能過的踏實。但是,我們看到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孫玉芳不會向鎮政府要錢,而且在這個要錢的過程當中,她的家人是持反對態度,都不支持她。因此,這 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的現狀,你去要錢,就怕得罪了領導,以后的日子不好過,但是如果你不要錢,家里已經揭不開鍋了,在這樣的矛盾下現狀之下,我們看到了孫玉 芳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