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文字村隸屬山東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在萊城東北23公里,苗山鎮政府東約6公里處。坐落在群山環繞中的丘陵小平原中央。東鄰常莊,西靠西溝崖,南接響水灣,北連北文字。原先西溝崖村屬于南文字,最近幾年才從南文字分出,成為獨立行政村。現南文字共有329戶,971口人,耕地1261畝。
據村碑記載:后魏、北齊、隋為贏縣治所。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志》載:后魏贏縣古城在縣東北八十里今文字現,唐大和元年(1827年),至金代為萊蕪縣治所。又因址在汶河、淄河分水嶺,曾名汶淄限,后演變成文字現,自1958年改稱南文字。村名由來還有一說法,因村莊東西各有河流一條,向南流淌交匯于三元宮后的響水灣中。村北有小北山,山前有一寬闊的通道,故象形于“文”字,諧音“文字現”表示“文字出現之意”。
南文字村古建筑多,而且外觀設計精美,裝飾細膩。在南文字村觀音堂內有一塊康熙年間的《重修觀音閣記》石碑,該石碑原先存放在北邊觀音閣內。落款中寫道,碑文由邑庠生張巒撰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