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是明清時期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場所。占地273萬平方米,是故宮面積的四倍。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筑群。在天壇隨處可見天圓地方的古代宇宙觀。
天壇的主體建筑“祈年殿”在三層6米高的祈谷壇上、圓形尖頂建筑高約30多米,氣勢巍峨,探的北面是皇乾殿、原先是供奉祖先牌位。
再南面就是圜丘壇,祭祀活動就在這三層的漢白玉壇上進行、每層為九級臺階,頂層中間的天心石向外數也是9;總之圜丘壇處處是9或者9的倍數,體現天數所在,也有暗喻九五之尊。 【詳細】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現也泛指大柵欄街及廊房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在內的一個地片。大柵欄地處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自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以來,經過500多年的沿革,逐漸發展成為店鋪林立的商業街了。在大柵欄分布著11個行業的36家商店。
作為一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老商業街,在大柵欄有不少國內外聞名的老字號 要買布鞋可以去內聯升,要買絲綢可以去瑞蚨祥,要買中藥可以去同仁堂~【詳細】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
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位于整座皇宮的中軸線,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 【詳細】
故宮出來對面就是景山公園,去景山就是為了能一睹故宮的全貌。
景山公園位于故宮北面,地處北京城區中心,位于北京故城垣南北中軸線的中心點上。為元、明、清3代的御苑。元代前為荒郊野地。金大地年間在附近建太寧宮,鑿西華潭(今北海),在此堆成小丘。
景山的主要建筑有:三座園門(景山門、山左里門、山右里門);祭祀孔子的綺望樓;五座峰亭(觀妙亭、周賞亭、萬春亭、富覽亭、輯芳亭);景山山后的壽皇殿;東側的永思殿和觀德殿以及護國忠義廟。【詳細】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
頤和園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三園清漪園、靜宜園、靜明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詳細】
頤和園和圓明園挨著很近,一般都會在一天內逛完,而且兩個都有地鐵站,所以去那還算方便。
圓明園地鐵站一下來就發現超有特色,是我在北京看到的第一個有特色的地鐵站,圓明園的標志性大水法就刻在墻壁上。
圓明園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為西洋兼中式皇家風格園林,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是清朝三代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有“萬園之園”之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