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國道線上正在休整的騎游者們。 劉忠俊 攝

一位徒步驢友正在路邊小憩。 劉忠俊 攝

折多山頂,李夢瑤和蘇霞下車準備再搭“順風(fēng)車”前往新都橋。 劉忠俊 攝
日前,四川康定至新都橋的318國道線上,300多名徒步、騎游者匆忙地穿行在318國道線上,花花綠綠的隊伍在藍天下,成為千里川藏線的一道獨特風(fēng)景。
上午10時,記者乘坐的越野車剛一出城,路邊背著背包的兩位女孩就向我們的汽車招手,女孩們希望能搭“順風(fēng)車”前往新都橋。兩位女孩自稱從成都出發(fā)邊走邊搭車,經(jīng)過3天抵達康定,今天是搭車前往新都橋。
記者一路注意到,徒步者們背著高筒行李包,汗流浹背的行走在公路上,偶爾有驢友朝過往車輛舉起拇指示意搭乘一段。
“我利用暑假的時間,打短工掙了點錢,然后徒步去西藏拉薩。”來自沈陽理工大學(xué)的李夢瑤說,趁現(xiàn)在有假期,就出來徒步旅游,一邊賞美景,一邊鍛煉自己。為了確保安全,她們一行22人分成2人一組,每天確定目的地,路上兩人互相照應(yīng)。汽車行駛在公路上,路邊驢友們或停下小憩,或者喝水、啃口干糧,遇到美景就拿出手機或相機拍照留念。
驢友們稱,路上遇到下雨就隨處叩響一戶人家的門,他們都會給你遞來溫暖。特別是牧人阿媽,看著自己的眼神像是憐愛自己的孩子一樣。若是問路,只要他們能夠聽懂,都會指給你朝前方的路途,有時還會送上一程。“這樣感受在鋼筋混泥土鑄造的冰冷城市是不會有的,只有在這里,你才會感覺得到,人間煙火。”驢友林城雨稱,希望自己生命里的一半時間能夠走在路上。在林城雨的博客里,悉心記錄著他在川藏線一路的見聞和感悟。所有人去讀,都會身臨其境。
康定城的登巴客棧(茶馬古道驛站),是一個古香古色的藏式閣樓,這里棲息著來自不同地域的背包客,他們把此處當做休養(yǎng)生息,結(jié)交驢友的場所。在這里,他們自在輕松的聽著音樂,談天說地,交流一路的感觸。
有幾位年輕人是在網(wǎng)上認識并組成團隊,他們從不同方位會聚成都,然后騎自行車進藏。其中一位驢友是從江蘇揚州來的,他說從溫婉的揚州到達清涼爽心的康定。這個世界情歌之城,自己向往已久。
在康定縣城前往折多山口的短短50多公里路上,記者粗略的數(shù)了數(shù),徒步和騎游的驢友就已超過了300人。兩位徒步旅行女孩臉上沒有疲倦的神色,更多的是好奇。除了背包外,還攜帶了一些吃的和水。“好大的山,好藍的天,好白的云朵,讓人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敬畏。”來自湖南衡陽師大的大學(xué)生蘇霞說,這次旅程雖然很遠很辛苦,但自己對接下來的行程充滿希望。
初到康定,兩位女孩不停的向記者打聽接下來的路上會遇見什么美景。與藏民接觸都有什么規(guī)矩。記者提醒說,進入高原,防紫外線,預(yù)防高原反應(yīng)、預(yù)防因雨季帶來的交通不便,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不容小視。更要注意保暖,千萬不能感冒。
遼寧沈陽的大學(xué)生李夢瑤告訴記者,本來打算從阿壩州方向進藏,由于近期洪水泥石流不斷,都江堰前往汶川的公路都被沖斷,大家就選擇從甘孜方向進入。“沒有來之前,看過很多驢友的微信或博客,看到他們拍攝的漂亮圖片,自己早已心馳神往,希望這次旅行能夠成為自己的夢想之旅。”李夢瑤說。
目前,西藏已進入旅游旺季,沿川藏線騎行、徒步、自駕進藏的驢友數(shù)量不斷增加。但7、8月也是川藏線的降雨季節(jié),驢友在行進過程中應(yīng)謹防降雨帶來的地質(zhì)災(zāi)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