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為方便游客暢游,4月1日“天下第一泉”景區開始試運營后,區間擺渡自行車也在幾大景點處閃亮登場。如今時間已過月余,這些綠色、環保的景區配套交通設施“擺渡”得咋樣?是否真正讓廣大游客嘗了新鮮,得了實惠?日前,記者前往幾大景點,了解實際情況。
看得多租得少
5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天下第一泉景區趵突泉公園東門,在自行車管理處,見到了5輛嶄新的擺渡自行車。它們車后裝有彩色小旗,停在路邊,著實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好奇的目光。
“整個天下第一泉景區的擺渡自行車是統一標識,游客可以在趵突泉、五龍潭、大明湖任意一個景點借用、歸還,往來景區游覽十分方便。”趵突泉景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便利還免費,那租用的人豈不扎了堆?記者在該租賃處“蹲守”半個多小時,卻未見開張。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眼下還是“看得多、租得少”。
而趵突泉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天下第一泉景區試運行以來,大景區套票的銷售情況較為樂觀,更成為了不少外地游客的首選,但與之配套的擺渡自行車卻似乎沒有出現“租賃熱”,即便是在五一小長假期間,趵突泉景區自行車日均使用量也就是在20輛次左右。“以4月30日為例,趵突泉景區接待游客2.2萬人次,而自行車僅實現借還17輛次。”
或是“押金”絆住
租車人的腳
為何會產生17:22000這樣懸殊的差距?
記者咨詢了解到,這100輛自行車可供游客在一小時內免費使用。游客只要憑當日未檢完的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有效門票和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便可實現租用,只要當天17:00之前在趵突泉、五龍潭、大明湖任意一個景點歸還即可。
不少“感興趣”的受訪者坦言,是“押金”絆住了腳。根據相關規定,借用人須交納500元/輛的自行車使用誠心保證金,游客歸還自行車并經確認車輛無損壞后,可憑保證金收據、門票、證件退款。“雖然是押金,可如果是一家幾口人來租借,也得先掏出一兩千塊錢來擱在這兒,一‘押’一退,想想就不方便。”山西的游客李先生這樣認為。
而騎行的范圍被設定為東至黑北路—黑西路北段、西至趵北路(最西至五龍潭景區南門)、南至濼源大街、北至明湖北路區間內的自行車道,騎行范圍不包括趵突泉、大明湖和五龍潭等三個景區的園區。這在山東滕州的游客褚小姐看來,圍著這幾個景區騎行,或許“并不是特別必要”。這個來濟前學習了大量旅游攻略的女孩告訴記者,大明湖、趵突泉、五龍潭三個景區間的距離并不大,步行便可較為輕松地達到,其間還可以就餐、購物,如果以自行車代步,反而不太方便。“我倒覺得坐船游覽,或許更能體會泉城的韻味。”
還有許多游客因為“安全因素”放棄。趵突泉景區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選擇租借擺渡自行車的大多為年輕人,中老年人數量較少。“我們也建議上了年齡的游客選擇乘旅游巴士前往,畢竟這些熱門景區周圍的車流和人流量都很大,對于那些道路不熟悉的中老年游客來說,騎自行車穿行其中,仍然不夠安全。”
期待騎行旅游
內容更豐富
“為什么不能把騎行旅游的內容填充、豐富起來?”采訪中,許多市民如是表示。他們覺得,應當把濟南更多的景區吸納進來,使之成為自行車擺渡的一個個站點,通過“串聯”,進而形成一幅詳實、生動的“泉城騎行地圖”,既“打包推介”了更多的特色景點,也推廣了一種“換個角度看濟南”的旅游方式,而相對那種“快馬加鞭”跟團游,這樣放慢速度的自助游新鮮、時尚,更能留住人們的腳步。“只不過,這一來需要完善、細化相關的‘擺渡’措施,二來對各個景區的服務、周邊配套設施的設置等又提出了新的高標準要求。”在省城一高校任教的徐敏認為。
“要做大,恐怕還需要城市形成一種‘騎行文化’。”來自浙江杭州的蔡女士向記者介紹起杭州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在杭州,租用公共自行車只要不超過1小時是不要錢的,城市里遍布大大小小的服務站車點兩千多個,只要及時借還,不論市民還是游客,都可以免費使用單車。因此,相當數量的杭州市民實現騎行外出,外地游人更可以借此實現‘免費環湖游’,騎行距離達12.4公里,卻能悠然地玩得痛快。
濟南也是全國首批6個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項目城市之一。然而,2008年初,一家公司曾在省城發展自行車免費租賃業務,一年之后便戛然而止。“在城市迅速發展、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的今天,讓這項服務在都市扎根,甚至形成人們自覺的出行選擇,談何容易。”省城一位公共自行車租賃的倡導者對記者表示,“這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合理規劃的出臺、惠民措施的實施、租車系統的完善乃至大量志愿者的宣傳和引導,唯有這樣才能使公共自行車服務緩解行路停車難、解決公交最后一公里,也才能為景區區間擺渡自行車打造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使其成為泉城旅游的特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