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夏杏花節、雙泉油菜花節、馬山傳統山會……近段時間,長清區品類繁多的旅游節會多了起來。近幾年,長清各鄉鎮輪番搭臺辦節,使得該區的旅游市場逐漸升溫,去年全年旅游人次達歷城區一半。省城市民節假日出游多了一個選項,不必再扎堆南山“后花園”。
現場探訪: 熱鬧一時的節會能讓農民吃一年
4月9日上午,長清區馬山鎮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傳統山會,這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馬山山會,成為近段時間當地旅游的一大賣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馬山山腳下的山會擺起了各式攤點,吃喝用玩都很齊全,現場還搭起了一個戲臺子,從河南請來的豫劇團現場唱大戲。盡管山會的現場在城里人看來有些雜亂,還有著濃濃的鄉土味,可有不少市民專程從市區來趕會,圖的還就是這個味兒。
馬山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說,馬山每年農歷三月三的山會、雪桃成熟時的采摘節、秋季的山會,都會吸引大批游客來此游玩,這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大法寶。
“以張夏黃家峪的杏花節、玉杏采摘節為例,每年都有十多萬游客來此游玩,農民的玉杏不愁賣,而且能賣個好價錢,那些兼營農家樂的村民,只節慶這一陣子掙的錢,就夠吃一年的。”該負責人說。
數據比對: 長清去年全年旅游人次達553萬人次
從去年年中開始,記者參與了長清區不少節慶活動,活動中,雖然看到前來參會的以當地及相鄰街鎮的村民為主,但也看到大批住在城區的市民來此休閑娛樂。而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如今在各類節慶的帶動下,長清區全年的旅游人次已經達553萬人次,有“省城后花園”歷城區南部山區1110萬人次的一半以上。
長清區旅游局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長清區各街鎮舉辦的各類節會活動,也成為拉動長清區各大景區旅游的最大動力。
“由于長清區的很多景區,如靈巖寺等,只能以保護為主,無法再大規模開發,此外,這些景點的文化氣息較濃,難免會出現曲高和寡的尷尬局面。”該負責人說,加上宣傳力度的缺乏,久而久之前來游玩的游客量也在下降。但是,隨著近年來各類節會的舉辦,吸引來大批游客到長清區的鄉野進行休閑度假,也在相當程度上帶動了景區游客人數的增加。
存在問題: 分布散亂,節會難以整體包裝
采訪中,長清區旅游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節會及節會舉辦地點的分布散亂,難以整體包裝,成為制約長清旅游節會品牌形成一個主要問題。
長清區旅游局一位副局長說,比如長清區的櫻桃采摘,就有四個主要地點在同時舉辦。“其實去這四個地方,會發現每個地方的游客都不少,熱鬧的時候,造成的景區車輛、人流擁擠絲毫不亞于南部山區,但由于地點分散,又相隔較遠,即便游人很多,一分流,也顯不出多了。”
而這種地點上的分散,也帶來了各類品牌之間的競爭,反而無法形成一個整體的品牌。因此,近年來,長清區一些街鎮也在發展各自的特色,如馬山鎮打造的山東中醫藥文化產業園區等,在結合各自的品牌產業,做新的旅游文化增長點和特色品牌。
該負責人還提到,長清區整體上旅游產品、特色農產品的開發還比較低層次。
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客觀都存在。比如,張夏玉杏一直希望建立一個農產品深加工的工廠,但由于玉杏的采摘上市時期集中,即便建起廠來,忙完一季后,全年大部分時間都會閑置。
建議期盼: 通公交可明顯帶動當地旅游
采訪中,當提到目前制約長清旅游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大家的期盼又是什么時,無論是旅游者,還是當地人都提到,公共交通的欠發達,讓長清區大量的優質旅游資源無法得到有效開發。
市民郭淏說,“我覺得大家之所以會在周末、假期選擇去南部山區玩,主要還是公交方便,坐著公交車直達景點,這一點很重要。”
對此,長清區張夏鎮一位工作人員也說,能來看杏花、采摘玉杏的只能是有車一族。“如果要是有一趟公交,方便地從濟南市區直達我們這兒,相信會大大帶動我們的產業。”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在目前以自駕游為主的長清旅游,近年來新興的各類節會游,在旅游導游標識方面做得還很不盡如人意。對此,長清區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長清區在104國道上的旅游導游圖標識已經做得有一定成效了,但是在長清區西部,特別是往一些景點、節會里面延伸的旅游牌標識還比較匱乏。“我們已經意識到了,目前正在進行彌補和規范。”
◎相關新聞 來參加馬山山會攝影大賽
4月9日至14日(農歷二月廿九日至三月初五),長清區馬山鎮舉辦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傳統山會。
山會期間除唱大戲、民俗表演、民間小吃等傳統活動以外,還有首屆“印象馬山、紅色馬山”攝影大賽,拍攝風格、題材、表現形式不限。參賽作品須為在馬山景區內拍攝的原創作品,屆時將邀請攝影界的專家為參賽作品進行評選。聯系郵箱:mssyds@163.com。
此外,隨著馬山萬畝雪桃林的盛放,本屆山會還將舉辦桃樹認養活動。桃樹認養活動即認養人員與種植戶簽訂協議,為桃樹的成長提供化肥養料等,還可以隨時來參與桃樹的管理,收獲的時候一起來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