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水文地質研究所所長韓建江稱,白泉濕地公園一期勘測工作已全部完成,通過勘測,確定白泉是山東濟南72泉中唯一一個以面狀形式噴涌的泉,建成白泉濕地公園對濟南泉水景觀整體提升意義重大。
白泉泉群是山東省濟南市十大泉群之一,有白泉、花泉、柳葉泉等泉眼20余處,泉水資源豐富,正常年份日涌量達18.66萬立方米。泉群分布于濟南市東郊王舍人鎮以北,東起梁王莊,經冷水溝,西至張馬、大辛莊、水坡,長約9公里、寬約3公里的狹長地帶。白泉其實指的是一片地下水溢出帶,并不是具體到某一個泉眼上。
2012年7月,白泉泉群規劃建設方案獲批,方案中計劃將白泉泉群打造成省級濕地公園。20日,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水文地質研究所所長韓建江稱,白泉濕地公園一期勘測工作目前已經全部完成,白泉濕地公園大致范圍基本確定,接下來將進行二期勘測工作。他介紹,二期勘測將進行打孔勘測,對強富水區、較強富水區、一般富水區的邊界范圍劃定將更為精確。韓建江說,根據勘測結果,整個白泉排泄區大概24-27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只有0.5-0.6米左右。“地下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會導致地面沉降,白泉泉群排泄區可能就是這樣從湖面變成了陸地的。”
韓建江說,“根據地質勘測結果,白泉是濟南72泉中唯一一個以面狀形式噴涌的泉。對其進行提升改造,對濟南泉水景觀整體提升意義重大。”
韓建江表示,濟南東站片區建設可能會對白泉泉群產生影響。“白泉泉群附近大規模的地面硬化會導致泉水無法順利外滲,而只能從一些地面縫隙涌出,很可能會變成點狀噴涌的泉。但白泉作為唯一一個面狀噴涌的泉也將失去其獨特性。” (王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