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每個周末帶著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其實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才是最好的課程?走出四方的教室,去郊外撈個小魚小蝦、捉蟲捕蝶、采摘蔬果吧!每一次戶外運動或者自然之旅,都是鍛煉孩子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家庭簡介
王海春與女兒

簡述:擔任北京星眾商旅會議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王海春,有一個剛上二年級的女兒,今年8歲;他記得第一次帶女兒郊游是在2005年,去的是門頭溝的爨底下;那時候女兒才五六個月,還坐在兒童車里面。8年的時間,他帶著女兒去了很多地方,如今女兒活潑可愛,非常熱愛大自然,是他和妻子心中的至寶。
每一次旅行都是難忘的記憶
“3月摘草莓;6月去采摘野桑葚、杏、櫻桃;還有7月的桃,10月的蘋果、梨……”這是王海春作為一名父親帶給女兒的生活。在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看來,這種看花采果、捉蟲捕蝶的生活簡直就是“不務正業”。其實在親子之旅中,王海春和妻子漸漸發現,女兒在大自然中學到很多。她敢于拿著螳螂放到自己手臂上,敢于自己爬到樹上摘果子,不再膽小怕事。在戶外出游中更鍛煉了身體,學會了與他人交往與溝通。這些都是在教室中、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寶貴知識與經驗。
在旅行方面,王海春很少刻意計劃什么,但定期的出游如同計劃好一般,一直堅持到現在。在問及最難忘的親子游時,王海春告訴我,每一次自然之旅都十分難忘,他甚至一連串說出了很多旅行經歷:霧靈山的夜空中燦爛的銀河、爨底下的青石鋪道的古村落、山東桑島的燈塔、泰國皮皮島銀色的沙灘、馬來西亞亞庇迷幻的螢火蟲樹林……
親子游 增加你與孩子的親近感
“我認為親子游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了解自然、享受我們兒時的快樂、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從電腦、電視、手機、網絡游戲中解脫出來。我還有一個想法,如果有機會,在孩子的書本中提到哪里了,就去哪兒看看好了。”王海春有自己的一套親子游理論,比如他帶孩子出游,往往不選擇著名的景點,人為景觀不如純粹的大自然更能讓人有旅行的感受;他經常帶著孩子,沿著密云水庫環湖路轉,看紅葉碧水;或者沿著百里畫廊白河山谷穿行,找恐龍足印、硅化木等等,“其實風景都在路上”這句話才是王海春親子游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