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游覽海島的最大樂趣,就是可以安全地與大海親密接觸,享受蓬萊仙子們被大海擁抱的悠然。可我有時甚至無法將海南當作一個島嶼,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使我產生“不識海南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島中”的錯覺;但是,如果將你置身于一塊巴掌大的礁石上,讓你時時擔心被波濤吞噬,那更是毫無樂趣可言。從這個角度看,潿洲島25平方公里的大小確實很適合感受島嶼游的樂趣。它的知名度雖然無法與海南相比(也許因而在中國最美麗島嶼的排名中屈居第二),可潿洲島能與附近的斜陽島并稱“大小蓬萊”,想來海洋景觀也絕不會遜色,更值得稱道的是它自身鮮明的特色: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有著極為豐富的海蝕和火山遺跡景觀,因而旅游資源也更加豐富。
廣闊無邊的蔚藍大海
丹屏下的滴水
我們住在島西部僻靜的小漁村里,因為是在滴水丹屏附近,所以就叫滴水村。我幾乎是立刻就喜歡上了滴水丹屏這個名字,猜測它一定是經過哪位高人詩意化的想像而打造的;可走到近前才發現,原來這個景點名稱竟然是如此寫實:在奇巖遍布的島岸,樹立著一道險峻的巨崖,立面非常清晰,真正像一面巨大的屏風拔海偉立,崖頂之上藤樹纏繞,繁茂的綠葉倒掛崖頭,展現出生命眷顧的力量。裸露的暗紅色巖層紋理異常清晰,給人極佳的視覺享受(后來在火山博物館了解到,這崖是由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在地質學上稱為層狀韻律構造的粉砂巖);更為奇特的是,走近巨崖,能明顯地看到巖層間有水滲出,不斷地向崖下滴落,退遠些看,仿佛一道珠線錯落的水簾。如此清新與厚重和諧交織的景觀,恐怕也只能用美輪美奐來形容了。
層疊的火山島巖石,小朋友們好奇地探索
晚間,和房東黃師傅聊起這奇異水滴的源頭,證實了我的判斷:這水來自崖頂植物根系蓄積的雨水和山泉。我更得知,雖然現在島上家家戶戶都已用上了自來水,可這微小的水滴,竟然是許多居民長久以來的生命之水;那時,島上淡水有限(可能也沒有多少地下水來源,所以水井也很少),自黃師傅年少記事起,每日里就挑水桶下到崖邊,等待那水滴不緊不慢地將桶蓄滿,然后再上幾十級臺階,將水倒入自家水缸,供全家生活所需。黃師傅用手指比劃說:“那時我十四歲,每天要這么挑六趟呢!”到后來,這樣的過程居然被小伙伴們升華為比賽速度的游戲!我望著他憨厚的笑容,突然有種別樣的滋味涌上心頭:在這樣一個被似乎是取之不盡的浩瀚所包圍的地方,人們竟然要去巖壁下渴求生命的延續!這固然表現了人類求生意志的頑強,可這種極大豐富和極端微弱的矛盾組合,不也再次證明了人類的脆弱和渺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