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鄉(xiāng)——臺兒莊
臺兒莊最大的震撼是中日抗戰(zhàn),73年前的那場浴血拚殺刻骨銘心。其實,臺兒莊也是運河上一座古城,明清時期就處處飄蕩水鄉(xiāng)韻味,充盈運河風情。近年來重新改造的臺兒莊再次出現在世人眼前,被譽為“活的運河”,也是繼華沙、龐貝、麗江之后,世界第四座重建的古城。

臺兒莊作為人群聚居地,形成于漢,發(fā)展于元,昌盛于明清時代大運河的交通航運。
明萬歷年間,京杭大運河徐州段因黃河多次淤塞,南北水運交通中斷,微山湖東南段的韓莊成了運河的新出口,流經臺兒莊,從此,臺兒莊成了一處傍水而筑的“水旱碼頭”。到了清咸豐九年,臺兒莊成了一座人口多達6萬的運河重鎮(zhèn)。
如今,京杭大運河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申遺項目,北起北京,南達杭州,全長1,782公里,但古運河沿線的整體面貌卻不盡人意,棗莊以北的運河已完全斷航,大部分遺存基本消失,甚至連昔日的河道也不見蹤影;棗莊以南的沿河城市化進程太快,現代化改造的聲浪中,難以重溫昔日運河風貌。

臺兒莊至今遺存明清時期古街巷、古河道、古碼頭,包括駁岸、石堤、水門等水工遺存,被譽為“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難怪當地人口氣不小:“想看明清時期古運河,只有來我們臺兒莊。”
臺兒莊除古城外,還有一座建筑面積600平方米的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
展覽館陳列千余件臺兒莊大戰(zhàn)資料、文物;書畫館珍藏參戰(zhàn)將士以及名書畫家的作品;影視館全天播放影片,有當年外國戰(zhàn)地記者拍攝的珍貴記錄片,還有《血戰(zhàn)臺兒莊》影片。
最震撼的是全景畫館,這也是中國唯一以抗戰(zhàn)為題材的大型全景畫館,18邊形的筒式建筑內,高16.5米,周長124米的巨幅油畫《血戰(zhàn)臺兒莊》首尾相連,燈光和立體音響制造出濃烈的戰(zhàn)斗氣息,再現了中國軍隊抗擊日軍、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

今日,臺兒莊以運河為文化軸線,設計了纖夫村、運河街市、水街商市等八大景區(qū)。古城內,最大的亮點就是7公里長的水街水巷,游人可以乘船游覽任何一個景點,真是名副其實的東方水城,與很多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些劃船的小妹個個是全才,唱歌、搖櫓,講笑話,還會英文,一路講笑唱,游客開心,小妹也有提成。原來,這些高素質員工都是從大學生中錄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