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春雨,詩意江南
風景并不總在陽光里,江南春雨更有風韻。不管是隋唐風雨,還是元宋霧靄微瀾,江南總是在那里。我們有幸,在那里憑欄賞雨,就茶聽風,春雨雖無心,卻延續了江南水鄉數千年來寧靜致遠的心事,成就了無數種詩意閑適的風流。
雨天暢想
在溫婉的江南捕捉到雨的風骨
在江南賞雨,要刻意讓自己的腳步更慢更慢一些。如果可以這樣比擬的話,江南的春雨,是《詩經》里的小情歌,有些離愁,有些初戀不得,有些遠不可及的情怨,有些甘愿沉淪其中的纏綿。
江南聽雨,不僅有情詩的精妙,還能聽到《二泉映月》的押韻,江南的水韻與雨景融合為一,凄凄切切,絲絲入扣,打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立即就開出花來。那朵雨花晶瑩剔透,有著丁香般的寂寂和詩的情緒。
江南春雨,是有信仰的。只有在溫婉的江南,才能捕捉到雨的風骨。江南春雨,像是個理想主義者。堅持執拗地要下到游人的心頭。滴滴答答,分分秒秒都有玄音。聽雨,要“聽者有心”。
如果江南春雨也有靈犀的話,定是可以將我當為知音。江南春雨,每年每年,總是帶著滿腔的理想主義,她們都希望在夏日暴曬之前,讓地上人間有一些警醒,有一些溫潤。春雨下得含蓄馥郁、溫潤妥帖,張弛有致,被我們理解為“詩意盎然”。因此,在江南春雨里,可以咀嚼雨的芳香,還可以停了腳步閑居在春雨的味道里。
賞雨推薦
烏鎮 轉彎處能見到雨的不同身姿
推薦理由: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具有6000余年悠久歷史。桐鄉烏鎮,自古繁華,千百年來,古鎮民居臨河而建、傍橋而市,因獨有“水閣”而成就了烏鎮“中國最后枕水人家”的美譽。烏鎮分西柵、東柵,相對來說,前者寧靜,后者生活氣息更濃郁。

賞雨特點:烏鎮,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它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人居均面向河水,水中不時有烏篷船依呀往返。憑欄在水閣之中,或躲在屋檐下,或行走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都能感受到雨的纏綿。
身在烏鎮,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天空的變化、情緒的變化。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雨中的清晨,水面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飛濺出空濛的情境。午后,人和雨都帶著些微的倦意,春困里無精打采里卻更愿意拿醉眼迷蒙去看雨,仿佛是從來都看不夠。
烏鎮,轉彎處都能看到雨的不同身姿。西柵由12座小島組成,70多座小橋將這些小島串連,雨又將這些小島鏈接起來了;選一處干凈的民宿,雨天里品著三百酒、抱著一床烏鎮獨有的蠶絲被,是這個濃春乍暖還寒的氣候里最好的慰藉。
攻略:交通:廣州飛杭州或飛上海,再從桐鄉到烏鎮。桐鄉有直達班車到烏鎮;烏鎮鎮內主要以人力三輪車和出租車為主,景區內交通主要有手搖游船和觀光車。
美食:三百酒、姑嫂餅、定勝糕、臭豆干、紅燒羊肉、青團、烘豆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