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個人游開放一年 廣州人從跟團到自由行 足跡遍布島內各地
“廣州人在臺灣”系列報道(旅游篇)
自兩岸實現三通以來,穗臺兩地的交流交往日趨活躍。特別是從2008年底臺灣對來自大陸的旅游團第一次敞開大門,2012年4月廣州被納入赴臺自由行城市以來,越來越多的廣州人跨海入臺。他們以游客、學子的身份走進臺灣,在與臺灣的近距離接觸中留下一段段難忘的回憶。他們在臺灣的體驗和感悟,或有助于讀者從不同側面了解臺灣。
去年4月,廣州被納入赴臺自由行城市之一,至今已近一周年。如今,臺灣島內四處都有廣州游客的身影,識玩愛嘗鮮的老廣以各種方式深入感受著臺灣風土人情。四五年來,老廣作為大陸客的一部分,共同帶旺了臺灣的觀光及關聯產業。據臺灣有關部門統計,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底,大陸客赴臺觀光已達483萬余人次,為臺灣經濟帶去約2433億元新臺幣收益。
文/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駱燕容 圖/記者竇豐昌
老廣游臺灣
一路搭便車 從跟團到自由行
3月1日,廣雅中學的陳老師參加了8天7夜經典環島游。正好趕上三八節優惠,女團員每人只需3838元,便宜了1000元。比起2008年臺灣開始向大陸旅行團開放時動輒八千一萬元的價格,三四千元的環島游,實在超值!

3月2日從廣州出發赴臺的小姐妹盧小敏和盧珊珊辦的則是個人游。她們做足“功課”,上網聯系好臺灣島內愿為她們提供借宿的熱心人,而在島內的交通多通過舉牌求助搭順風車。從宜蘭到花蓮,姐妹倆一路舉牌搭了9輛便車,有小轎車、貨車,甚至連載滿南瓜的農用車都搭乘過。在蘇澳那段路第一次搭貨柜車,蘇花公路九彎十八拐,雖然沿途風景如畫,但姐妹倆還是緊張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過程頗費周折卻十分有趣,也讓她們有更多機會與島內民眾交流接觸。
“臺灣人非常有人情味!”盧珊珊說。讓她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在移民署上班的夫妻一看到她們舉牌求助,便馬上讓她們搭上便車,還帶她們逛了夜市吃小吃,最后還提供借宿,令姐妹倆感動不已。
不過,臺灣的高物價也讓仍在求學的姐妹倆咋舌,她們計劃用四五千元(折合兩萬多元新臺幣)的旅費,幸虧一路搭便車睡沙發省下不少車錢和住宿費,才有機會吃遍臺灣夜市小食、飽覽島內風景。

臺北到墾丁 足跡遍布全臺灣
3月初,從臺北到南部的墾丁,記者一路上遇到的“大部隊”或背包客中,都能找到“老鄉”的身影。
“以前不知道廣州在哪里,現在廣州客來得多了,連你是哪個區的我都能猜得出。”在南部墾丁夜市,脆皮湯包店的老板一口氣報出廣州各個區名,讓“老廣”倍感親切。而在臺北一家地道的傳統擔仔面館,老板娘聽說記者一行來自廣州,居然也能“秀”幾句廣州話。
“這不奇怪,這幾年赴臺的廣州人越來越多,當地人對廣州也越來越有印象。” 據廣之旅負責個人游的主管陳登介紹, 2012年4月臺灣對廣州開放個人游之后,持續出現幾個月的井噴式增長。
“很多人對臺灣都有個情結,無論是參加旅行團還是自由行,有機會都想去一趟。”陳登稱,放開個人游之后,市民赴臺并不一定要通過旅行社才能辦手續,所以很難統計準確的數據,但據監測的信息,廣州人赴臺自由行的足跡已遍布島內。
識玩愛嘗鮮 逛書店聽音樂會
“廣州鄰近港澳,一向出境出國游人多,臺灣開放個人游后,自由行的朋友也玩出不少新花樣。”陳登稱,廣州與臺灣地理位置相當,飲食和風俗都有相似的影子。見多識廣的廣州人,對臺灣的風土民俗的新鮮感可能不如北方或西部游客那么強烈,但這并不影響廣州客游臺灣的熱情。
除了吃美食賞風景,旅行社為迎合識玩愛嘗鮮的廣州客,赴臺游的產品也層出不窮。比如,一家旅行社曾推出針對年輕人的“五月天”演唱會行程、誠品書店主題游、臺灣“十大夜市”主題以及橫渡日月潭等行程。而自由行的老廣更各得其樂:音樂發燒友會奔著4月份墾丁的“春吶”音樂節而去;騎友則向往臺灣的綠道、日月潭和東部海岸線的美景騎行;喜歡爬山的驢友自然不愿錯過阿里山的日出、太魯閣的步道。

大陸游客帶旺臺灣觀光產業
“包括廣州游客在內的大陸客到來,使臺灣包括旅行社、酒店、交通、購物店等整體觀光行業共同獲益。”臺灣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許晉睿透露,去年赴臺大陸客比前年增50%,已達到230萬人次。
據臺灣有關部門統計,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底,大陸客赴臺觀光已達483萬余人次,為臺灣帶去約2433億元新臺幣收益。
以花蓮縣為例,自2008年以來,花蓮每年接待大陸客超百萬人次,大陸已上升為最大的客源地。花蓮縣長傅崐萁介紹說,2009年,花蓮縣旅館業(含民宿)的產值為29億1729萬多新臺幣,就業人數33025人,發展到去年產值升到39億7294萬新臺幣,新增11000多個就業機會。隨著越來越多的大陸客到訪花蓮,預計2020年光旅館業產值就可達到93多億元新臺幣,雇用員工人數可達96000多人。這對于只有35萬人口的花蓮縣是個大利好。
除了旅館,沿途購物店也生意興隆。3月9日一早,花蓮一家大型珠寶商店,才8時就大陸客盈門。總經理涂志輝透露,該集團每天大約接30個大陸客團。來自廣州的杜先生給母親買了玉手鐲,給太太買了當地特有的玫瑰石吊墜。
價格不斷走低考驗旅游質量
隨著大陸客赴臺觀光人數持續增加,一些旅游質量問題也相繼浮出。
“吃的住的還好,8天行程確實有點趕,而且天天安排購物點,每個店起碼個把鐘。” 曾女士向記者出示團隊的安排細則,全程安排6個購物點,每個點停留時間約45分鐘。
“目前大陸客團體游價格殺得有點太低了。”臺灣逸歡旅游董事長駱炫宏稱,該公司因此已減少接團率。據她介紹,目前臺灣有3000多家有資格接大陸客的旅行社,而大陸旅游團赴臺每天上限4000人。遇到4、5月及10、11月大陸客赴臺旺季,景點和游覽車、餐廳游客爆滿,游客體驗會受影響。
島內旅游業人士透露,大陸客赴臺游價格不斷走低,購物安排相應增加,對旅游質量確實是一大考驗。
四五月起團費將作小幅調整
“曾經有客人投訴購物過多,行程過于緊湊、走馬看花。”臺灣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許晉睿告訴本報記者,有數據顯示,大陸客來臺整體的滿意度將近90%,但畢竟有10%左右不太滿意,仍有改善空間。臺灣觀光局對此也很重視,最近一些自律性的活動正在進行,希望地接社能把大陸客接待工作做好。
“因為臺灣的物價不便宜,太便宜的費用在臺灣做有一定的難度。”許晉睿透露,最近正跟大陸有關方面商議對團費進行調整,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務。從四五月起會根據大陸每個省的情況調整團費,但調整的幅度不大,廣東調整的幅度最小。
許晉睿希望組團社讓游客清楚赴臺游的具體接待內容,避免入臺前后感覺落差太大。如果出發前不講清,勢必影響游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