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羅旺斯為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地區,毗鄰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從阿爾卑斯山經里昂南流的隆河(Rhone),在普羅旺斯附近分為兩大支流,然后注入地中海。
普羅旺斯是歐洲的“騎士之城”,是中世紀重要文學體裁騎士抒情詩的發源地。歷史上的普羅旺斯地域范圍變化很大,古羅馬時期普羅旺斯行省北至阿爾卑斯山,南抵比利牛斯山脈,包括整個法國南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普羅旺斯成為5個行政省份之一。到了1960年代,法國被重新劃分為22個大區,普羅旺斯屬于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普羅旺斯境內有艾克斯(Aix-en-Provence)、馬賽等名城,還有阿爾(Arles)市、葛德市、阿維尼翁(Avignon)、尼姆(Nimes)市等組成,并出產優質葡萄酒。此地區物產豐饒、陽光明媚、風景優美,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起就吸引著無數游人,至今依然是旅游勝地。
阿爾勒:梵高的土地
普羅旺斯的空氣中總是充滿了薰衣草、百里香、松樹等的香氣,交織成法國南部最令人難忘的獨特氣息。1888年,受到塞尚的影響來到阿爾勒的梵高,第一個歡迎他的也許就是遍地翻騰著紫色花海的薰衣草。

梵高在阿爾勒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完成了著名的《割耳后的自畫像》,有人說是為了一個他所愛慕的姑娘,也有人說是為了高更,不過即便是世人眼中已經瘋狂的梵高也沒有割掉他的鼻子——他一定無法割舍這片土地的味道。
梵高為這片土地留下了200多幅畫作,《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取材自弗洛姆廣場旁的一間小咖啡館。梵高說這是一張沒用黑色的夜景圖,蔚藍的夜色深邃幽遠,而滿天的繁星又耐不住寂寞地眨著眼發著光,仿佛滿天的心愿,藏著人類所有最美好的情懷與希望。星空下,小巷里的咖啡座黃得奪目、溫暖,喝咖啡的客人、忙碌的侍者、歸家的行人,一個“瘋子”的筆下卻流露出如此細膩的溫柔。這溫柔是一份等待,梵高分明就坐在咖啡座中,等待著他的愛人和朋友。如今,這家黃色咖啡館已經改名為梵高咖啡館,聲名遠播,是訪客心中的藝術圣地。不過一定要在晚上去,才能體會到那份橘黃色的溫柔,在這溫柔的籠罩中安靜地坐下來喝一杯咖啡,梵高就坐在你的身旁——同一片星空下。
埃克斯(Aix)塞尚的突破

埃克斯是普羅旺斯中南部小城,距地中海不到35公里。這一地區地下水源豐富,中世紀時四處噴涌的泉水幾乎泛濫成災。后來市長英明決定在城市內廣修噴泉,這里的地下水終被降服。那些或婉約或激進的泉水構成埃克斯主要城市景觀,給市民和游客帶來一份發自心底的清涼。
比泉水更讓這座城市聞名于世的,是現代藝術創始人保羅·塞尚出生在這里。相比凡·高的命運多舛,塞尚的家境殷實富足,可以一生畫自己喜歡的畫,而不必為生計發愁。埃克斯城內有許多與塞尚有關的歷史遺跡,比如塞尚故居、格拉奈博物館(musée Granet)等。在這些地方,既可以了解塞尚生平故事,也能欣賞到他的多幅杰出畫作。
塞尚的偉大在于他從已被恪守幾個世紀的傳統畫法中找到新的突破。如同在黑暗中奔突的地下泉水,一旦沖破那層泥土,眼見即是一片光芒萬丈的新天地。
阿維尼翁(Avignon) 教皇的選擇

教皇宮
阿維尼翁是北普羅旺斯首府。在古語中,阿維尼翁四字兼備了水的城市與風的城市兩個含義。發源于阿爾卑斯山的羅訥河一路蜿蜒,流經阿維尼翁時早已由雪山頂上涓涓潺潺的輕音樂變成激涌彭湃的進行曲;阿維尼翁城建于岸邊高地,在法國南部一馬平川的低地平原中自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氣勢。
城堡呈現莊嚴的淡黃色,整體建筑風格為典型的羅馬式。這種建筑模式從意大利北部流傳至法國。有寬厚的城墻和狹小的門窗,堅固大氣又同時具備防御功能。城堡的最大亮點是高聳于教堂頂端的圣母雕像,用金箔包身,在陽光下光芒四射。這也是整座城市的最高點,是人們確定位置的路標。城堡內部格局宏大,其中特雷蒙六世禮拜堂為最大的一座室內教堂,面積相當于一座足球場大小。雖然現在城堡徒窮四壁,顯得空空蕩蕩,但是從內部空間的巨大,仍可判斷出鼎盛時期它的繁榮景象。比如那間長方形食堂,據說可以同時容納1000人進餐。
城堡內還有一間禮拜堂為遴選教皇所專用。當先教皇亡故,所有具有資格成為新任教皇的紅衣主教會在這間禮拜堂內進行多輪投票選舉。在新教皇誕生之前,這間禮拜堂的所有門窗都會被水泥封死。現在仍能在門框的邊角看到水泥留下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