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京都,古意和現代、歷史和時尚、自然和人文、簡約和精致,沉迷留戀而不知歸途。潘小閑
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喜歡一個人到處旅行,走走停停,不知疲倦;養花養草做手工,熱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樂觀主義天蝎女。
多次來到京都,時常有這樣的錯覺。在知恩院幽靜的山門前遇見穿著和服的男女;在北野天滿宮聽到悠遠的參拜鈴聲;在寧寧小路碰到賣力吆喝的古著人力車夫;在本能寺安靜的角落找到孤獨的信長之墓;閑坐鴨川岸邊,眺望傍晚的燈火,心中忽然會“滴答”一聲,遺忘了時光。

沿著四條通緩慢東行,沿街不乏時尚的店面,與來去匆匆的上班族擦身而過,然而穿過四條大橋到達東大路通時,迎面望見衹園的紅色鳥居,不知不覺身邊已是歡樂的游客,兩邊店鋪充滿平安時代的風味。不必也不能去探究何時發生的變化,在京都,寺院、神社、古宇毫無違和感地與現代建筑比鄰而居,相互包圍,似乎千年來一直這樣,讓人感嘆不已。
不管是第一次還是之后的兩次,日式町屋始終是我在京都住宿的首選。整潔的榻榻米、灑落陽光的竹簾、木格子紙窗、叮叮的風鈴和小小的卻不失精致的庭院,每一個小細節都散發著京都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熱愛。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町屋所體現出的自然環保設計。比如最近一次去京都住的這家旅館。幾平米的庭院里經過巧妙的設計,通過竹管引水,洗過的水自上而下,進入蓄水缸,沉淀過濾后循環用于澆灌庭院里的花花草草。京都人總能把自然與生活最和諧地滲透在一起。旅館的公共空間里,常能看到一些老物,上了年紀的原木色木柜,邊框斑駁的落地鏡子,褪了色的豎格屏風。事實上它們已無實際用處,但是就這樣擺在那里,卻成為了極有魅力的擺設和設計。懷舊也是一種生活潮流。

穿行在京都的小路,不論是店鋪還是民舍,不論是古樸還是現代裝修,門沿大多擺放著各類花卉,花草經過精心的修剪,擺放布置也顯示出主人的品位。有時路過不知名的私人庭院,院門慵懶地開著,好似在向你發出邀請,小小的院落精致無比,有徑有池有佛龕。京都人必是極愛花草和園藝,才會如此花心思并樂享其中。
游歷京都,不經意間淡淡的感動便會涌上心頭。或許只是便利店外轉角怒放的櫻花,或許是揚著笑意主動合影的小女孩。感動積累得多了,便會從臉上滑落,抬手去摸,卻發現眼角滿是喜悅。所以大愛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