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地處山東半島南部,青島市區東北部,瀕臨黃海,景區規劃面積446平方公里,其中風景游覽區面積161平方公里,繞山海岸線87.3公里。整個嶗山風景區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等7風景游覽區和沙子口、王哥莊、北宅、夏莊、惜福鎮等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
嶗山山脈形成于燕山造山運動時期,山海相連,海天一色,雄偉壯觀。花崗巖地貌景觀獨具特色,山體呈垂直節理發育,球狀風化明顯,峰頂聳立,層巒疊嶂,深澗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態,比比皆是;山海結合部,岬角、巖礁、灘灣交錯分布,形成瑰麗的山海奇觀。嶗山風景名勝區資源十分豐富,現有景點221處,其中歷史人文景點47處,自然景點174處。嶗山最為著名的十二景點是:巨峰旭照、龍潭噴雨、明霞散綺、太清水月、海嶠仙墩、那羅延窟、云洞蟠松、獅嶺橫云、華樓疊石、九水明漪、巖瀑潮音、蔚竹鳴泉。
巨峰游覽區

巨峰,俗稱“嶗頂”,為嶗山主峰,海拔1132.7米,是我國漫長海岸線上唯一一座高度超過千米的山峰,嶗山因此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
流清游覽區
地處嶗山南部、景區內峰嶺高聳,澗谷幽長,氣候溫暖,成片的黑松林濃密蔥郁,海岸線岬角、岸礁、海灘交錯分布,有天門峰、青蛙石、鮑魚島、流清河沙灘等景點,沿海游覽別有一番情趣。
太清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東南部,景區以著名殿宇太清宮命名,太清宮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所處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環圍著7座偉岸的山峰,主峰是“老君峰”,右側依次是重陽峰、蟠桃峰、西王峰;東面是嶗山頭;南面是碧藍的海灣,稱“太清灣”。
棋盤石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的東部,南接太清、上清風景游覽地區,北靠仰口風景游覽區,西通巨峰風景游覽區,東臨大海。景區內主要有自然景觀棋盤石,天然洞窟那羅延窟,還有嶗山現存海拔位置最高的道教廟宇--明道觀和近代寺院--華嚴寺。該游覽區是以位于巨峰東北方的奇峰--海拔637米的棋盤石命名的。游覽區有華藏世界山門、法顯雕塑、砥柱石、于七雕像、華嚴寺、那羅延窟、望海門等10個著名景點。

仰口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東北部,背依奇峰仙山,面朝碧波蕩漾的黃海,風光特色以仙山寺院、海灣沙灘為主。嵯峨的山峰自海邊拔地而起,象形山、石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薈萃,歷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有“洞天福地”之美譽。嵐光靄氣中群峰峭拔,爭奇斗異,翠竹輕松里掩映著“海山宮殿”太平宮,懸崖峭壁下隱藏著奇洞怪石。仰口海灘寬闊平展,沙質優良,海水澄碧,是理想的海水浴場。這里還是觀日出的好地方,在有名的獅子峰巔可欣賞動人的奇觀“獅峰賓日”,在峰下則可仰迷人勝景“獅嶺橫云”。游客可乘坐仰口索道,觀天下第一“壽”字之雄偉,覽海天一色之寥廓。


北九水游覽區
北九水游覽區位于嶗山主峰北部,白沙河中上游地帶。北九水是由來自千米山峰的嶗山山泉匯流而成,人稱“九水畫廊”。在古樸自然的內九水依景就水構建了18個寓意深邃的水潭,即“九水十八潭”,這些水潭大小不一,深淺不等,風格各異,意境妙合,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與山水靈秀的完美結合,展示了獨特的文化內涵,構成了一道更加亮麗的游覽風景線。
華樓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的西北部,以奇峰名石、自然山林景觀和道教名勝著稱,有法海寺、下書院、華樓宮、石門澗、石門峰、石門庵、天落水等景點,華樓宮坐落于海拔350米的華樓山上。華樓山因山巔的“華樓石”而得名。華樓石又名“聚仙臺”、“梳洗樓”、“華表峰”。從元代以來,華樓山就成為來嶗山的達官文士必到之處,現在華樓景區是嶗山的題詞刻石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明代山東巡撫趙賢所題“海上名山第一”就鐫刻于此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