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著幻想一下,早春的西藏,當大部分地區還是白雪皚皚——各地的景致與西藏純凈的天空一樣,空曠、干凈得一覽無遺,而有那么一處地方,粉紅的桃花已經開遍山野,與雪山南迦巴瓦峰相映成趣、爛漫無比。當你身處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在尼洋河畔,一定會恍惚覺得這是一處仙境,當然,它有一個人間的名字——林芝。
每至三月,喜馬拉雅雪山下的桃花遍地盛開,沿著318國道從川藏北線走進西藏林芝。這里,處處春意盎然,步步暗香襲人。那種由于垂直氣溫變化造成的奇異自然景觀,總是如此清晰,而又讓人怦然心動。林芝的春天時而大雪紛飛,寒冷刺骨;忽又艷陽高照,滿目青翠。雪山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桃花開,好一派西藏江南獨有的景象,甚至比蘇杭水鄉一帶的桃花顯得更有韻味。
到這里,一路上金黃的油菜花、粉嫩的桃花,令人欣喜若狂。當濃郁的芬芳漸漸滲入靈魂深處,那種繁花繽紛的瀟灑如此扣人心弦,那些鮮活的生命美得如此驚心動魄,讓人措手不及,又不得不為之傾倒。
三月下旬,沿著川藏南線,途經四川的理塘、巴塘,進入了地勢復雜多變的橫斷山脈。 “橫斷山,路難行”,那確是千真萬確。在崎嶇的土路上,不外乎只有三件事:上坡、下坡和急轉彎。印象最深的是從邦達到八宿的途中,幾個小時之內,竟然從海拔5000米的雪山直落到海拔2200米的怒江峽谷。這種連續下山的感覺,好像掉入無底洞一般。不過,若是在白天行車,沿線那種由于氣溫垂直變化所造成的自然景觀差異,在別處是極難一見的。
從波密向林芝,再從林芝沿雅魯藏布江轉去米林縣一帶,這三縣都屬林芝地區。藍天之下,碧水之畔,最最動人的就屬桃花了。
在穿越川藏公路南線上,波密的出現會令你眼前一亮。波密縣位于西藏東南部,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與喜馬拉雅山交界處。這里雪山環抱,湖泊迷人,是我國最大的海洋型冰川——卡欽冰川的發源地,整條冰川長達19公里。波密平均海拔4200米,而縣城所在地扎木鎮的海拔則為2750米。這里位于雅魯藏布江東岸,各種野桃樹放眼可及。野桃花每年三月都盛開,漫山遍野,千姿百態,仿佛陶淵明詩中的桃花源,被當地人稱為“桃花島”。由于交通不便,鮮少為人知,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四周高聳的雪山包圍著波密的小村莊,大片的桃花、油菜花、青稞把田野染得紅、黃、綠一片。這種韻味獨特的美,令人觀之忘言。
到了波密就一定要去然烏,這里雪山環繞,湖泊眾多,是帕龍藏布江的發源地,有“西藏的瑞士”之稱。然烏湖緊挨著然烏公路邊,湖的北面是長長排列著的雪山,眾多的冰川從山上一直延伸到湖中,湖面海拔3800多米,湖中小島長滿一片片云杉,與雪山遙相呼應。太陽升起時,晶瑩透綠的湖水變得深藍,如明鏡般將雪山、白云和周圍的森林倒映在湖面上,繞湖走一圈,仿佛回到了夢中的童話世界。
離開了然烏,沿川藏線溯帕隆藏布江而上,森林越走越密,峽谷越走越深,水流也越來越湍急,我們跨入了西藏最大的林區。一路上,有相當長的公路是在原生林帶茂密的大樹林里穿過。這里緯度偏低,海拔不足4000米,雖然抬頭便可以看見一座座終年雪山,而眼前卻是一片蔥綠,耳畔鳥語花香,分明已是陽春三月江南日了。
三月,天空常常是細雨蒙蒙,山間的云霧時有時無。雖是乍暖還寒,麥子卻早已青翠滿山了。空氣中泥土的清香,使所有初到之人都禁不住要大吸一陣如此純凈清新的空氣。對于喜歡春天的人來說,一定會喜歡上眼前染著新綠的淡粉與嫩白了。
西藏的桃樹不是人工培育優化后供觀賞用的小樹種,它們幾乎都是大樹,一個人抱的樹是最常見的,二三人合抱的也屢見不鮮。桃樹不止大而且還多,在田間、屋后、路邊,隨處能見到三三兩兩端立著,而在山坡上卻常常是漫山遍野。以前聽蔣大為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總覺得會是在江南某處常見的場景。而你到了西藏,到了林芝,則會體味到另一種遼闊壯美的桃花之韻。(文/蘇喆 馮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