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雖然艱辛,但休息時并不缺少調侃的笑聲。 枕著鍋爐配件小憩。 洗個熱水澡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微弱的燈光下,鍋爐工們留下了艱辛的工作“背影”。剛爬出鍋爐的維修工全身上下滿是煤灰,找不到一處干凈的地方。鍋爐維修不但耗費體力還得講究配合。“資深”鍋爐維修工劉耀忠。維修工們從檢查口進出時都像是會“縮骨功”。爐膛內作業(yè)基本都要靠爬。【更多詳情請戳>>>>>>>>>>】
曾有人說“供暖這活是忙半年歇半年”,而實際上卻不是那樣。當你真正走近他們,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工作其實并不分寒暑季。每當一個供暖季結束的時候,卻意味著有那么一群人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群人并沒有因為鍋爐的停運而休息,反而一忙就是半年。他們就是工作在爐膛里的鍋爐維修工,一群天天圍著鍋爐轉的普通工人。
一個供暖季下來,熱電廠的鍋爐在經(jīng)過整個冬季的滿負荷運轉之后,猶如一輛疾馳了上萬公里的汽車,其各個部件與管路都需全面的檢修與保養(yǎng)。近期,記者跟隨濟南熱電有限公司明湖熱電廠的鍋爐檢修工,鉆入一臺正在維修的鍋爐中,用鏡頭將這群人艱苦工作的場景記錄下來。
雖然現(xiàn)已漸入深秋,但其爐膛內溫度依然如悶熱的三伏天讓人難以承受。每臺供熱鍋爐只有幾個檢查孔與外界相同,維修工們像會“縮骨功”一樣從這里進出,而這也是他們進出鍋爐的唯一通道。他們鉆進昏暗的爐膛內開始忙活,近40度的高溫,用不了十幾分鐘衣服就會全部濕透。汗水混合著煤灰,貼在身上成了一副“鎧甲”,再也辨別不出本來面目。
清灰、補磚、拆裝爐排、維護輔助機械及燒蝕部件等作業(yè),工人們都是在黑暗、憋悶的環(huán)境中進行。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每半小時就得爬出爐膛透透氣,否則就有中暑的危險。一天八小時,他們馬不停蹄,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而干完手頭工作洗個熱水澡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候。
劉耀忠是明湖熱電廠里資歷最老的鍋爐維修工,他在這個崗位上已經(jīng)干了20多年。初見他時,其臉上的灰塵與汗水混合在一起,幾乎看不出他的本來面目。
用他的話說:“鍋爐檢修是重體力活,又臟又累,年輕人都不愿干,如今全靠身邊這幫老弟兄們了。聽說以后要推廣新能源,我們這幫鍋爐檢修工怕是要多學習了,要不真跟不上形勢。”【更多《世間》欄目請戳>>>>>>>>>】
記者:濟南日報 范良 攝影報道
新浪山東新聞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