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過后,天氣愈發寒冷。為了保障供暖,城市很多地方都在搶修管道。寒風中,管道工人們在忙碌著。他們中,大多來自較為偏遠的農村,為了生計為了養家外出打工。在寒冷的冬日,他們說:“苦倒是不怕,只是這天兒越冷,越是想家!” 【更多詳情請戳>>>>>>>>>>】
管道維修是一個又臟又累的活,不僅要挖洞,有時還要鉆到洞里面去。冬日的泥土,又濕又冷,很多管道工人都患有風濕病。
因為長期彎腰挖地溝,很多工人腰椎不好,可是為了生計,他們只能堅持。
李大爺今年56歲,來自高青農村。外出打工已經近20年的他,靠著自己的勞動和汗水,供孩子上完了大學,給孩子操辦完了婚事。可是盡管自己一直在拼命干,但是還是欠下了十多萬的外債!所以,為了還債,雖然身體有很多小毛病,他還是繼續在外打拼著。
說到欠下的外債,李大爺眼眶有點泛紅。他說:“現在不能像年輕時去干建筑隊、去扛抗麻袋了,咱干不了了,所以跟著老鄉來干管道維修。雖然賺的沒以前多,但是孬好也能掙點,俺現在就想早點幫孩子把債還上!”
管道工這份職業平凡而又艱苦。因為需要挖地溝,所以經常會用到電鉆,工人們被碎石蹦到眼睛是常有的事。
據了解,因為都是臨時工人,所以,大多數管道工人都沒有醫療保險,所以很多時候就算是受了點傷,他們也都為了省錢而忍著。
雖然天氣陰霾濕寒,可是劉師傅卻是很樂觀,他說:“一人一個命,咱沒有文化沒有別的本事,只能干這個,干咱就好好干!快過年了,多賺點錢回家給老人和孩子們買點新衣服!這天越冷,就越想家!呵呵!”
正在掏地洞的張大爺今年58歲了,雖然孩子已經結婚成家,可是為了給孩子減輕負擔,趁著冬天地里農活少,他便跑到城里來打工賺點錢。
牙齒都掉了很多顆的張大爺告訴我們:“現在正好冬天,地里沒活,就出來找點活干!能多賺點是點,光靠種地不行啊!得給孫子攢錢啊!哈哈!”可憐天下父母心,老人這操不完的心,什么時候是個頭呢?
每天早上6點左右開工,晚上7點收工,管道工人的工作時間大概是每天12個小時左右。做了5年管道工的田大爺告訴我們:“公司管吃管住,吃的是大鍋飯,就是燉白菜,沒有肉的那種;住的地方是個大廠房,冬天特別冷!”
管道維修是一個應急的活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田大爺每天出門都灌一大杯熱水,可是因為天冷,不多會兒水就涼了。忙起來的時候顧不得冷熱,拿起水杯就喝,所以田大爺經常夜里胃疼。
田大爺說他家是沂源的,雖然不算遠,但是為了多賺點錢,他已經半年沒回家了。田大爺說:“孩子現在也工作了,一年也就回去個一兩回,所以我這都是瞅著他能回去的時候一起回家,這樣還能見見孩子!還有幾個月就過年了,還挺想家,呵呵!”
管道工人們的裝備很簡單,安全帽、手套。據工人們反映,除了安全套是公司配的,手套和鞋子等都是他們自己掏錢買的,有的工人為了省錢,都是徒手干活,買的手套也是最便宜的線編手套,一點都不保暖。
田大爺告訴我們他穿的布鞋是老伴兒給他自己做的,鞋底也是自己納的。他說:“雖然天冷,可是咱這鞋是愛心牌的,暖和!呵呵!”
淄博的氣溫已經低至零下,冷風里,大多數管道工們還依舊穿著薄薄的布鞋在干活! 管道工是個體力活,雖然天氣冷,但是工人們還是經常累得滿頭大汗。所以很少看到工人們穿著棉服大衣在干活,一方面是干起活來穿太厚不方便,另一方面是干起活來就不覺得冷了,渾身是汗! 【更多《世間》欄目請戳>>>>>>>>>】
文字:新浪淄博 朱盼盼
新浪山東新聞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