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花椒收購點開始熱鬧起來。(視頻截圖)
報道,下午四點多,偶爾還能看到有村民在半山腰,正逐棵樹進行掃尾。
臨沂市沂水縣夏蔚鎮土洼村山上大爺告訴記者,一天能摘到十來斤,摘不了二十斤。
采摘花椒的大爺說,今年花椒的收成不算好,好花椒已經全都采摘賣完,剩下的這些青澀、品質差的花椒,也成了收購點的香餑餑。一斤花椒賣到了五塊六七毛一斤,比往年足足貴了二塊多錢。
在其中的一家收購點,記者看到,先前收購來的花椒都被晾曬好了,爆開口的花椒皮被曬干后,單獨挑揀了出來。那么,品質差的花椒為什么還這么搶手呢?據知情人講,這花椒的買賣過程中,收購點會從中動手腳,照樣不愁賣。
在省道附近的一條主干道上,有七、八家花椒收購點。雖然沒有什么異常,但是經過觀察后,記者發現,這些收購點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曬花椒的地上都有一些濃重的水漬顯現。那么,這些污漬是否和收購點動的手腳有關系呢?從晚上七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多,記者看到了有人不斷趕來送鮮花椒,收購點立馬熱鬧了起來。
記者上前詢問,收購點的工作人員表示,不管是什么樣的花椒,他們都敞開口了大量收購。就在記者詢問的間隙,還有人過來送貨,運過來的花椒都堆積在大門口。老板表示,現在送來的都是品質極差的鮮花椒,即使是曬干了,也賣不上價格,但在他們手上,就能變廢為寶。據了解,在白天,這里并沒有太多的花椒晾曬,而鮮花椒如果不及時晾曬,很可能會長毛、霉變。那么,他們收購來的花椒又是哪里去了呢?第二天下午,記者從另外一家收購點的老板那里發現了一些端倪。
臨沂市沂水縣夏蔚鎮花椒收購點老板說:“這個吃不好,改天收點兒好的去。”
記者問:“這種賣給誰?”老板說:“都加工腌制了。”
這些收購點都聲稱能變廢為寶,并且在收購點的連續蹲守,發現一個共同的特征,在晾曬花椒的地方,都有一些白色的污漬,這與知情人爆料的情況是不是一致,暫時,咱沒法下結論。一些青澀的鮮花椒,有人告訴記者,這些不能吃,因為品質差。但對收購點來說,卻在敞開口了收購。這些品質差的花椒會被用來干嘛?老板口中的腌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 原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