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工商銀行取錢的于先生郁悶地發現,自己于2004年1月20日開戶的活期存折賬戶竟然被銷了戶。“這張存折是我在10年前購買保險時使用的,銷戶時銀行都沒有通知。”
于先生說,他的工資是通過工商銀行發放的。2004年1月20日,他去銀行辦理業務時,銀行的工作人員勸他購買了一份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出售的保險。“保險金額為5萬元,一次性付清。”于先生說,他算了一下,每年保險公司分給他的紅利,比把錢放在銀行里存定期實惠。“正好我手頭有點寬裕,就買了這份保險。”因為是保險公司直接從賬戶上劃錢,于先生又辦了一張活期存折。當時,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他當這五萬元錢被轉走后,為了防止存折上沒有存款銀行注銷賬戶,就讓于先生又多存了一元錢,來保存賬戶。
今年2月初,于先生收到了友邦保險公司寄來的信函,說他的保單已經到期,可以一次性取清5萬元本金和1萬多元的利息。昨天,于先生興沖沖地拿著當初購買保險的活期存折來到了銀行。可是沒想到,柜臺的工作人員卻說這張活期存折已經被銷戶了。這下子,于先生心里沒了底。“當時多存了一元錢就是為了保障賬戶不被銷戶,這是怎么回事啊。”銀行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自2006年6月21日起,工行對日均存款余額不足300元的人民幣小額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按季度收取賬戶服務費,于先生的賬戶上只有一元錢,扣除服務費就被銷戶了。
于先生說,當初辦理活期存折時,他給銀行留下了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銷戶這么大的事,銀行怎么就不提前通知一下用戶呢?”于先生氣憤地告訴記者,他的手機號碼已經10多年沒有更換了,如果銀行不方便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也可以通過信函的方式告訴他。
擔心自己的錢被黑,于先生又來到了位于柳芳北街的支行去要個說法。大堂經理告訴于先生說錢并沒有丟,而是暫時存在了友邦保險公司那邊。“因為賬戶銷了,所以友邦沒辦法把錢給我打過來。”大堂經理為于先生辦理了相關手續,準備在一周左右的時間里把錢轉到于先生的工行工資賬戶里。盡管不用擔心錢被弄丟,可經過了這番折騰后,于先生的心里仍然不舒服。“我辦理保險的這家公司每年還會寄收益清單給我,工行這么大的企業,連銷戶都不通知,是不是有點店大欺客啊。”(文章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