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不做壞事,老張就是這樣的人。”張店區體育場街道河濱社區的很多居民都這樣評價鄰居張繼順。退休9年來,他甘愿做義務維修工,經他手換過的水龍頭已有上百個。
河濱社區是老社區,這里的居民樓大多都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如今住在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是老年人。因為老樓年久失修,頻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維修是個麻煩事。
6月25日上午11點,金晶大道東二街北二巷5號樓居民老李家里的水龍頭壞了,怎么也不出水,而這時他正要給孫子做午飯,這可麻煩了。
一樓的鄰居說,住在南邊1號樓的張繼順會修水管,建議他找老張幫忙。
接到老李的求助,老張立即開始行動了。事發時,記者恰巧在河濱社區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得知該情況后,決定去采訪一下。
老張從自家的工具箱里拿出扳手、管鉗和一個8成新的水龍頭,快步來到老李家。他先將自來水關停,用管鉗卡住水龍頭慢慢地拆下。他仔細查看,發現水龍頭的開關斷了,必須換新配件。
“現在買來不及,我家這個備用的,你先用著。”老張拿出帶來的水龍頭,纏上防水膠帶,慢慢擰進水管中,再用管鉗上緊。他打開自來水總開關,老李家恢復正常供水。
老李掏出30塊錢,被老張謝絕了。“水龍頭放家里再不用就生銹了,給你家用上就發揮作用了,我不能收錢。”老張認真地說道。
河濱社區舞蹈隊的史鳳桂說,老張是社區有名的熱心人,為社區老年人義務送報紙已有4年了。她家住在2號樓1單元,以前家里的水管漏水,儲藏室漏雨,都是老張幫忙修好的。
記者來到張繼順家,室內家居非常簡樸,但收拾得井井有條。他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幫鄰居們義務維修,是因為年輕時干過木工、房屋維修工,這是回歸老本行。
張繼順退休后閑不住,總愛管閑事,幫助鄰居處理難事、急事,妻子也支持他做好事。退休9年來,他為社區的鄰居們義務更換了上百個水龍頭。
在他看來,幫別人解決困難,是幸福的事。未來只要身體狀況允許,他會一直這樣做下去。
(魯中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