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1月27日訊 今年四月份,濟寧市兗州區一座21層的新公務大樓被清退出來,將進行公開處理的消息,一時間成為落實“八項規定”的熱點,引發廣泛關注。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兗州區人防消防中心,卻發現內部裝修沒有徹底完成,外部維修正在進行。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報道,沿著正在維修的臺階上去,位于二樓的就是整棟樓最大的一個辦公大廳,年初大樓還在整體裝修時,就有一個部門進駐過。從新大樓搬出去的數字化城市管理調度指揮中心又搬到哪兒去了呢?在兗州區行政辦公中心三樓,有一個由三間騰退的辦公室改成的大房間,他們就擠在這里。
新大樓公開處理的消息已經發布半年,這座投資過億的兗州新地標也確實吸引著一些企業、銀行的眼球,甚至有青海的企業前來咨詢,但是鼓足風帆的寶船卻在原地沒動。對此,兗州區財政局國資辦主任杜軍表示:各項手續正在完備之中,竣工驗收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這個資產按照上一次領導要求,要進行公開處置,在驗收期間呢,也積極招商引資。
原來當地政府打算一次性出售大樓收回投資,一億多元的高門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不過,兗州國資辦主任杜軍感覺依舊樂觀。濟寧市兗州區繼續為新建的辦公大樓大張旗鼓找婆家。
而在東營市廣饒縣,有幾座和廣場連成一片的大樓,敞亮大氣,卻沒有任何標志,透著一股神秘。這座大樓已經建好幾年,對于是否已經啟用,當地群眾卻不知情,其實這個大樓已經有許多部門入駐,但是不掛單位牌子,看一樓的房間分布指示牌,才能知道這座大樓的名字,許多單位部門也在這座樓里辦公。到了2樓,每個房間只有房間號,并沒有掛牌標明是什么科室。
記者又來到10樓,整層樓空無一人。受政策限制,新大樓不敢搬,舊大樓騰不出來,成為許多地方面臨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