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柴穎穎
藏龍澗至龍洞莊是濟南近郊一條經(jīng)典的爬山線路,頗受眾多驢友和爬山愛好者青睞。然而,22日,記者在登山途中實地看到,藏龍澗在受到眾多青睞的同時,也被爬山人隨手扔掉的垃圾“侵襲”:礦泉水瓶、酒瓶、垃圾袋……十多年前,濟南驢友宋先生曾被這里山清水秀的景色吸引。然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走這條線路時,面對山里的垃圾痛心不已:本來隨手可以帶走的垃圾,為啥偏偏要扔在山里?實地探訪
藏龍澗內(nèi)暗藏垃圾山洞幾乎變“垃圾箱”
聽聞初冬的藏龍澗蕭瑟蒼涼,別有一番風(fēng)味。22日上午,記者從小嶺村一路上山,直達藏龍澗,而后經(jīng)龍洞莊下山。藏龍澗山景值得一看,然而其中“暗藏”的垃圾卻讓山間風(fēng)景失色不少。
“10年前就來過這里爬山,那時來這里的人很少,山里干干凈凈,沒有任何垃圾。”濟南的爬山愛好者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朋友們來爬山,都有一條不成文但卻要遵守的規(guī)定,就是將垃圾全部帶走,絕不留在山里。由于藏龍澗到龍洞莊是濟南近郊的一條線路,爬山比較方便,這10年內(nèi),宋先生多次走這條線路,也目睹了這條線路的變化。他說,10年里,爬山的人多了,山里的垃圾也多了。
記者沿途遇到了眾多爬山人,有裝備齊全的登山愛好者,也有組織來爬山的學(xué)生或外地驢友,一上午時間,記者遇到了50余人。外地一名驢友告訴記者,他們聽說這里景色很好,特意組織“圈內(nèi)人”來爬山。
然而,記者在藏龍澗看到的情景卻令人痛心:冬季山澗的水流干涸,卻不時看到有礦泉水瓶、飲料瓶、酒瓶、塑料袋、食品袋……這些垃圾散落在藏龍澗的山間,有的山洞甚至藏著一大袋垃圾,幾乎變成了“垃圾箱”。
為何亂扔
有人說因為扔習(xí)慣了有爬山人屢勸不止
時至中午,記者看到有不少登山者圍在一起吃午飯,有不少人吃完飯后將垃圾裝在一個塑料袋內(nèi)隨身帶走,而有的人卻將垃圾隨手往山間角落一扔。“就是扔習(xí)慣了,也不是有意破壞山里環(huán)境的。”聽到記者詢問,來自市區(qū)的一名爬山人有些
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既然不能亂扔,那還是帶
走吧。”
濟南驢友“樂天”告訴記者,其實很多驢友特別不喜歡亂扔垃圾的隊友。以前他們爬山之前,都會強調(diào)兩件事:注意
安全和帶走垃圾。然而卻總是有人不
聽勸告,隨手亂扔垃圾。她說,之前
他們有一個隊友,各方面條件都不
錯,但卻總是亂扔垃圾,而且不聽勸
告。無奈,他們有時只得將他隨手
扔掉的垃圾幫忙帶走,“看到山里有
垃圾,很多驢友都為亂丟垃圾的人感
到臉紅。”
記者注意到,許多前來爬山的人
中,有一名6歲的小男孩。小男孩吃完午飯,父母告訴他將吃剩的東西裝入垃圾袋中,再放到背包中帶走。小男孩的父親告訴記者,雖然孩子還小,但至少要養(yǎng)成好的習(xí)慣,既然來爬山就是喜歡山,就不能將垃圾丟在山里,破壞山里的環(huán)境。驢友痛心
本可以隨手帶走為何偏偏要丟到山里
記者沿途看到,有掛在樹上的標(biāo)識牌上寫著“呼喚環(huán)保,帶走自己所有的東西,就當(dāng)自己沒有來過”之類的字樣,也是為了呼吁爬山愛好者保護山里的環(huán)境。
爬山多年的驢友“農(nóng)后”說,他之前看到山里有垃圾,會裝在一個塑料袋內(nèi)帶走,但是這幾年,爬山的人多了,垃圾也變多了,他漸漸覺得自己“拿不了了”。
22日中午,記者在藏龍澗內(nèi)“一線天”的位置看到,眾多人沿著陡峭的山向上爬,不少人在入口處等待,其中有人竟然吸煙,還將尚未完全熄滅的煙頭扔在地上。見到這種情況,與記者同行的“秋實”趕緊上前將煙頭踩滅。他說,在山里抽煙,比亂扔垃圾更可怕。
相關(guān)部門人員也告訴記者,之前到山里的人少,負責(zé)山林的人員干的大都是植樹造林和山林防火之類的工作。山里沒有開發(fā),也不是景區(qū),沒有垃圾箱,最近幾年爬山的人多了,但爬山來去是自由的,他們只呼吁登山者將垃圾帶走。
“農(nóng)后”說,他們曾在網(wǎng)上多次發(fā)帖子,呼吁爬山不要亂丟垃圾。他們不希望驢友逐漸變成一個破壞環(huán)境的貶義詞。他說,其實帶走垃圾就是舉手之勞,為啥偏偏要丟在山里呢?
【驢友感言】
愛山就不要弄臟它
“秋實”是濟南的一名資深驢友,盡管“秋實”是他的網(wǎng)名,但爬山愛好者更熟悉他的這個名字。這名年過六旬的登山愛好者,每個周末都會去爬山,熟知濟南大山的角角落落。他說,喜歡爬山是一件好事,喜歡爬山說明喜歡山,既然喜歡山里,就不要再亂丟垃圾破壞山里的環(huán)境了。
“農(nóng)后”也說,自己和隊友們這幾年爬過了濟南的不少山,他們現(xiàn)在更喜歡去一些偏僻的路線,最初走的那些路線人越來越多,被垃圾污染的也多了,看了就覺得痛心。他甚至想
著,啥時候?qū)iT組織隊友來清理垃圾。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微薄的。他和隊友們只希望,舉手之勞就可帶走的垃圾,就
不要留在大山里,熱愛山的話,就不
要弄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