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下午,濟南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就日前全市開展的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問及今冬采暖季我市空氣質量是否有所改善,高立文表示,目前濟南“氣質”同比改善率已達14.6%,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這一數據有望保持。隨著明年行業排放標準加嚴,改善力度還會更大,“濟南將來的藍天會越來越多。”
“鐵腕”治污 加強對邊界地區企業排污監管
據介紹,目前濟南有73家被納入環保部門日常監測的重點企業,其中23家為國家監控點,32家為省級監控點(國控、省控、市控點均有重合,共73家)。對這73家重點排污企業,環保部門每周至少檢查1次,對于其他非重點污染源則每月至少檢查兩次。同時,對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環保部門將一律依法查封、扣押其排污設施和設備,強制斷水、斷電。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關閉。
“鐵腕”治污的手段還要向邊界地區延伸。高立文說,有一些城市之間、縣(市)區之間的邊界地區還有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而一些違規排污的企業就專找這種監管的“空白地帶”。高立文說,下一步要通過省環保廳協調各地市,或者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協調,加大對邊界地區排污企業的治理力度。
科學監測 空氣質量監測點將均勻覆蓋全市
在媒體見面會上,記者和很多同行交流發現,每天一早查看濟南空氣質量,成了環保記者們的習慣。“你們一早起來看數據,我是半夜就起來看了。”高立文說,夜里睡不著的時候,他隔一小時就要刷新一下空氣質量,看著AQI(空氣質量指數)上來了,就迫切地想弄明白是咋回事兒。
正在交談間,高立文又打開了他的手機軟件,“北京污染數據降下來了,濟南現在AQI是200多,濃度上來了。”高立文說,不單他自己,局里很多工作人員在手機上也安裝了空氣質量實況軟件,時時刷新,這已成為他們的“職業病”。
此外,市環保局打算在全市均衡布點,來全面掌握全市的污染情況。年底前我市將新增14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位,今后,我市空氣質量監測點會增至30個,建成覆蓋所有縣(市)區的監測網絡。
14個新增監測點位分布:
歷下區2個,分別位于錦屏學校和市博物館歷城區1個,位于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曹莊和黃河河務局各1個章丘、濟陽、商河、平陰城區各增加2個點位章丘公路增加1個巡測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