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章丘市垛莊鎮四角城村一座海拔600米的小山頂上有一個教學點,沒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樓,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名字,甚至沒有足夠多的學生。教學點唯一的老師孟敏在這里已經堅守了30年,看著眼前的孩子從幾個變成十幾個再變成如今的三個,她始終如一,從未想過離開。
在孟敏的記憶中,村里很多孩子在上了幾年學之后紛紛輟學。沒有知識,村子的發展陷入了惡性循環,沒人愿意來到這個窮村教書。看到這樣的現狀,1985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孟敏選擇報了村里的教師崗位。
“一開始我們在村西邊一個小學校里,當時也只有三個老師,幾個孩子。”孟敏回憶,當時村西的學校就叫“四角城小學”,硬件條件雖然不好,但是學校就在村中,年幼的孩子不用走30多里路趕往山下的官營小學去,村里的鄉親們對這所小學有極大的依賴。
2007年,四角城小學被并入離它最近的官營小學,學校要撤,愁壞了村里的孩子家長。“鄉親們都希望孩子離得近點上學,孩子都太小了,走那么遠山路真不忍心。”心系年幼孩子和家長們的希望,孟敏成了三個老師中唯一一個留下來的老師。
在這件30平方米的小教室里,只有幾套桌椅,兩個二年級的孩子和一個學前班的孩子。沒有上課鈴,時間全靠老師自己掌握;沒有更好的教學設備,墻上的裝飾也都是孟老師帶著三個孩子親手畫的。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孟老師身兼數課,一樣也不差。
在教師的一角,孟敏老師還建起了一個小小的讀書角。每當課間,孩子們就喜歡來這里看看書。
即便只有三個孩子,孟老師上課的流程一道都沒有減少。“不管孩子多少都得按照正規來上,一點講不到學生就一點不會,必須要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說到才行。”
老鷹抓小雞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游戲,盡管只有四個人。
教學點的娛樂設施簡陋,秋千、跳繩、呼啦圈,孩子們心里卻很滿足,他們說:“有什么玩什么。”
放學了,孟老師一邊給孩子穿衣服,一邊說“這孩子老是忘了穿外套。”從在四角城小學教書,到現在堅守的教學點,孟敏老師堅守了30年。1985年的孟敏還是個年輕姑娘,如今她已經是一個22歲女孩的母親。30年間,孟敏將更多地時間和精力留在了孩子們身上。
三個孩子都住在教學點周邊,放學后,孟敏老師把三個孩子都護送回家,她才回到教學點備課、休息。
孟敏職業生涯中教過300多個孩子。在最近四次的全鎮考試中,8歲的趙翊凡成績保持第一,而她的父親趙代營也曾經是孟老師的學生。趙代營說:“孟老師打我小時候就一直盡職盡責,是看著我長大的老師,在山上教書這么多年,希望老師保重身體!”
每周一,孟老師都會帶著三個學生進行四個人的升旗儀式。沒有旗桿,他們就拉著旗子唱國歌。
師生四人在新浪山東“溫暖十七城”旗子前合影。
溫暖十七城濟南站孟敏:大山中執教30年 只剩一個娃也不離開
在章丘市垛莊鎮四角城村一座海拔600米的小山頂上有一個教學點,沒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樓,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名字,甚至沒有足夠多的學生。教學點唯一的老師孟敏在這里已經堅守了30年,看著眼前的孩子從幾個變成十幾個再變成如今的三個,她始終如一,從未想過離開。【更多精彩圖集】【更多詳細內容】
一個老師三個娃 為孩子省下山路留下放心
四角城村因位于濟南、章丘、泰安、萊蕪四城而得名,全村有300多戶居民。身在大山深處,這個小村莊閉塞貧窮,這里的人們并沒有想過,知識究竟意味著什么。在孟敏的記憶中,村里很多孩子在上了幾年學之后紛紛輟學。沒有知識,村子的發展陷入了惡性循環,沒人愿意來到這個窮村教書。看到這樣的現狀,1985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孟敏選擇報了村里的教師崗位。
“一開始我們在村西邊一個小學校里,當時也只有三個老師,幾個孩子。”孟敏回憶,當時村西的學校就叫“四角城小學”,硬件條件雖然不好,但是學校就在村中,年幼的孩子不用走30多里路趕往山下的官營小學去,村里的鄉親們對這所小學有極大的依賴。“當時村里不通路,我們三個外出培訓學習什么的都要走30里路趕過去,那時候苦,但是沒想過走,家長們都離不開。”2007年,四角城小學被并入離它最近的官營小學,學校要撤,愁壞了村里的孩子家長。“相親都希望孩子離得近點上學,孩子都太小了,走那么遠的山路真不忍心。”心系年幼的孩子和家長們的希望,孟敏成了三個老師中唯一一個留下來的老師,征求了孟敏同意的教育局領導同意在這里建一個教學點:保留了一二年級的孩子,三年級起到官營小學去讀。“當然去大學校好啊,學生多,教學設施先進,老師也多。可是四角城的學校很需要有個人守著。”
每天早晨八點,孟敏一個人的課堂開始了,上課下課來來回回,一直持續到晚上四點十分孩子放學。在這件30平方米的小教室里,只有幾套桌椅,兩個二年級的孩子和一個學前班的孩子。沒有上課鈴,時間全靠老師自己掌握;沒有更好的教學設備,墻上的裝飾也都是孟老師帶著三個孩子親手做的。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孟老師身兼數課,按照官營小學的年級課程安排,一樣也不差。“我教的最多的一年兩個年級有20多個孩子,現在只有這三個孩子了。”孟敏老師笑著說,“等這兩個二年級的畢業了,明年就只剩下一個孩子了。”
即便只有三個孩子,孟老師上課的流程一道都沒有減少。“不管孩子多少都得按照正規來上,一點講不到學生就一點不會,必須要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說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