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化,是近些年高血壓發病的一大特點。”在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舉辦的義診活動上,省中醫心病科專家張蘊慧說,她曾接診過不少十一二歲的“小高血壓”。據調查,我省18—69歲成人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3.44%,而6—17歲人群血壓偏高檢出率也高達14.1%,但其中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
本報記者 李鋼
爺爺奶奶測血壓,無意間發現孫子血壓高
“提到高血壓,好像是老年病,但現在低齡化已成高血壓發病的一大特點。”從事高血壓等疾病診療工作多年的省中醫心病科副主任醫師張蘊慧對高血壓的發病趨勢有著切身感受,“我接診過不少十一二歲的小孩!
在其接診的“小高血壓”中,有一位12歲的少年讓張蘊慧印象深刻!昂⒆拥臓敔斈棠谈哐獕,他們測血壓時,孩子好奇,也要測,這才發現孩子血壓也高!
張蘊慧提到的那個孩子,身高1.6米左右,體重卻有70多公斤。“當時查不出任何繼發因素!睆執N慧說,患兒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孩子的父母也都有高血壓,這是先天因素,而后天孩子又偏胖”,正是這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造成了孩子的血壓高。
“未成年的高血壓患者,現在并不少見!弊鳛樾膬瓤茖<,省千佛山醫院急癥科主任蔡衛東也深有同感,“我也接診過十幾歲的高血壓患者!
臨床醫生的這種感受也得到了調查數據的印證。我省發布的省部聯合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基線調查結果顯示,我省6—17歲人群血壓偏高檢出率較高,達到14.1%。
為此,蔡衛東建議,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孩子,如果本身偏胖,家長應帶其做一次高血壓檢測,以便早發現早干預。同時,家長要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讓孩子戒吃過甜過咸的食品,并要適當運動。
全省1600萬高血壓,知曉率卻很低
除了發病的低齡化趨勢,知曉率低同樣是高血壓防治存在的一大問題。
“很多患者,沒癥狀不檢查,一檢查,發現血壓已經超過兩百了!辈绦l東說,由于高血壓的早期癥狀具有隱蔽性,加上很多人對高血壓知識了解不多,直到高血壓發展到一定程度或引起較嚴重的臨床癥狀時,才到醫院就診。
調查顯示,我省18—69歲成人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3.44%,據此估計全省高血壓患者約為1600萬人,但18—69歲人群高血壓知曉率僅為34.45%,即超過六成高血壓患者自己不知道患有高血壓。
張蘊慧說,高血壓雖然不一定有什么癥狀,但其危害卻很大,“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會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很大損害!睋y計,我國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而高血壓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
專家建議,最好定期測血壓。18歲以上成年人可以每2年測一次血壓,35歲以上人群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而對于那些肥胖、飲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來說,最好每6個月測量一次血壓,老年人可經常在家中自測血壓。
血壓恢復正常了,也不能隨便停藥
“現在很多患者用藥比較隨意,用一段時間發現血壓正常了,就不用了,用用停停,停停用用,危害很大!边@讓張蘊慧等專家感到不安。
蔡衛東說,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如果隨便停藥,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會加劇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專家表示,正確做法是在長期的血壓控制達標后,遵從醫囑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一般只有那些能夠嚴格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減藥量,而且減藥的過程必須監測血壓的變化。
“除了用藥,生活習慣的改變對控制血壓也十分重要!睆執N慧說,高血壓患者首先要合理膳食,控制能量、脂肪、鹽等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作為中醫專家,張蘊慧還推薦了幾個中醫防控高血壓的“妙招”。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海帶、蔥姜蒜、芹菜等有助于降血壓的食物!斑有一些代茶飲也有助于血壓控制,例如玉米須、決明子等泡水都有這方面的功效。”
此外,適量運動、保障睡眠、戒煙限酒、良好情緒等也是控制血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