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統一研發的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系統,率先在山東省檢察機關全面測試上線運行。在該系統內,涵蓋山東省各級人民檢察院立查的部分科級以上干部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截至9月10日,記者檢索該系統發現,縣區基層檢察系統已公布查處涉嫌各類職務犯罪295人,被查處人員中擁有副局長、局長頭銜的有62人,涉及受賄罪的職務犯罪案件達到174起。 記者李林超
受賄罪案件高居榜首
記者登錄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發現,目前包括山東省在內的全國10個省市已經進行了案件信息公開。
在我省縣區級人民檢察院已經公示的各類職務犯罪295人中,淄博、濰坊、德州、聊城、濱州所轄的縣區級檢察機關查辦涉案人員均在30人以上,其中德州偵辦的相關涉案人員為46人,排在首位。其次為濰坊39人,濱州,聊城,淄博分別為33人,31人,31人,泰安、威海、萊蕪尚沒有公布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數據。
在縣區級檢察院公布的職務犯罪295人中,因受賄罪被查處的達到174起,貪污罪被查處的有85起,記者發現,部分職務犯罪人員既犯有受賄罪又犯有貪污罪;故,記者進行了分別計算。
記者了解到,受賄罪的量刑以受賄數額和受賄情節為標準,具體確定行為人的刑罰,情節特別嚴重的還可處無期徒刑及死刑。
記者梳理中發現,犯有受賄罪的人員除了像萊西市水利局原局長常月寬這樣的部門一把手,還有一些手握單位錢袋子的財政系統人員,僅在淄博市桓臺縣財政局,其政府采購辦公室主任蘇麗,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副主任孫秀珍均因為受賄罪落馬。公開信息顯示,孫秀珍所在的財政投資評審中心負責財政性投資項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可根據相關工程進度及合同,審核和確認撥款額度。
臨淄查辦8名學校干部
在公示的案例中,職務犯罪中排在第三位的為濫用職權罪,涉及案例37起。因濫用職權,往往會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如滕俊雨在任嶧城區環境保護局機械裝備工業園環保分局局長、兼任嶧城區環保局管理股股長期間,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70余萬元,受賄1.7萬元。目前,滕俊雨因涉嫌濫用職權罪、受賄罪被移送起訴,此案正在辦理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