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上午,第五屆山東文化創意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山東大打特色齊魯地域文化牌,以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傳統工藝和現代傳播手段結合的展覽、展示和表演,為人們奉上一席特色鮮明的“文化大餐”。開幕首日,本屆文博會主會場濟南國際會展中心參觀人數突破10萬人次,交易額8億左右。









本屆文博會突出“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主題,各會場和展區都突出匯聚、展示和推介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產品、新業態、新項目,集中推出文化與科技、旅游、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的最新進展、最新成效、最新成果。參展商數量達到2800余家,不僅全省17市、省直文化單位和重點企業設立了獨立展位,而且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一大批國內外客商也到會參展。
大眾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各文化展區都體現“融合”特色。在大眾報業集團展區,LED大屏滾動播出集團及齊魯晚報、大眾網等媒體宣傳片,以多點觸屏方式展現濟南西部汽車文化產業園、青島明清古建筑群(中國院子)、青島膠南文化創意產業園、煙臺蓬萊山東文化產業學院等文化產業園區項目。展區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方便觀眾參與體驗山東手機報和“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在展區的網絡直播間里,大眾網記者可以隨機采訪現場觀眾。
據了解,本屆文博會在前四屆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和展示齊魯優秀文化,重點宣傳推介文明山東、創意山東、孔子文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等五大品牌,“魯”字號文化產品占展會內容總量的60%,有力地展示了山東形象。參展單位和企業立足各自文化特色和發展定位,各展所長,各顯其能,既有泉水文化、濱海文化、泰山文化、運河文化、黃河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充分展示,又有民間藝術、傳統工藝的現場展演和制作,F場,“天下泉城”濟南的創意文化,中國雜技之鄉”德州的雜技表演,“中國畫都”濰坊的字畫展示都吸引了大量目光。
本屆文博會還專門設立了中華老字號展區,三十余個中華老字號與山東老字號項目參展,使人們不僅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也感受到了山東文化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在展會設計上,本屆文博會突出創意內涵,精心融入富于區域特色、時代風尚的創意元素,大量運用了聲光電等現代技術手段,把傳統與現代、靜態與動態、平面與立體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強大的視聽沖擊力和震撼力。
本屆文博會將于8月31日閉幕。(于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