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足協原秘書長王斌招供 裁判10人涉黑
青島足協原秘書長王斌案牽出了外界最不愿意看到的案情:在2013年的中乙和2014年的中甲聯賽中,假球、賭球、黑哨三大毒瘤死灰復燃。
由于案情比較復雜,王斌案件至今還沒有偵辦終結。青島方面調集了精干的隊伍,負責王斌案件。據悉,王斌落案后很快交代了自己涉及到的受賄等問題,以及與中國足球各級聯賽相關的假球、賭球、黑哨等毒瘤。王斌把線索、事件、比賽場次、關鍵人物等交代得比較清楚,或許會再次拉開打擊“假賭黑”的大幕。
近10名裁判員涉黑
假球、黑哨發生在2013年的中乙聯賽。有的球隊為了自己的利益,找了專門的“中間公司”,利用青島市與裁判界有著良好關系的業內人士,啟動專門的“裁判資金”(一年可能不低于200萬),做個別意志不堅定裁判員的工作。同時,利用一些秘密的關系網,做對手甚至是對手家屬的工作,最終從比賽中獲利。
從各方反饋的信息看,目前涉及到的裁判員近10人。一些疑似“黑哨”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詳,甚至有不少于5人在目前的裁判界有著很高的地位。這些名氣較大的裁判員,在目前業務能力低下的裁判界,都是相對的佼佼者,他們執法的領域橫跨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級聯賽。
有的裁判員的名字比較陌生,但是翻開中國足協中超和中甲聯賽執法裁判員名單,都能找到他們的名字。其中,有一名中甲助理裁判員的姓氏比較少見,在金庸的小說中倒是經常見到。這些疑似“黑哨”中,有人在2013年作為中乙聯賽主裁判或者助理裁判執法了所涉球隊的比賽;有的是執法2013年中乙聯賽時的主裁判,到2014年成為執法中甲聯賽的助理裁判;有的是地位顯赫卻被安排執法中乙聯賽的一些重要場次。
涉及到的疑似“黑哨”,最有可能證明自己清白的,就是沒有拿到過“黑錢”。因為是通過“中間公司”運作,不排除個別疑似“黑哨”的確沒有收錢。他們只是被當做公關的對象,最終卻沒有成為事實。否則,案件中涉及到的裁判員可能都逃脫不了干系。
中甲有三四場比賽涉假涉賭
這是一個驚爆眼球的問題,而且疑似發生在2014年中甲聯賽。王斌案中涉及到了這方面的問題,且都有具體比賽場次。只要證據確鑿,不管涉及到哪些球隊,至少被降級到中乙,甚至被取消注冊資格。
2013年2月18日,中國足協對反賭掃黑中涉及到的業內人士、球隊做出最終的處罰之后,一些人、球隊可能認為這幾年是中國足協放松警惕,假賭黑不會被輕易發現。從王斌案件牽出的問題看,確實如此。他們的手法更加隱蔽。
2014賽季中甲不僅涉及到了假球,而且和賭球關聯。王斌了解的比賽可能有3到4場,其中,有一場比賽被當做典型重點指出。在被當做典型的這場比賽中,雙方總進球超過5個。這場比賽既是假球,又有人參與了賭球。買通了對方的部分球員;同時在確定結果無誤的情況下通過下注獲得利益。(有官員家屬實名舉報,青島海牛5比1戰勝沈陽中澤的比賽,就是一場明顯的假球。想必王斌案件會給出明確的答案。)
這場比賽輸球的對手,此前并不是這樣的表現,按照實力而言,也絕對不可能打出那樣一個大比分。輸球的這支隊伍在2013年的中甲聯賽中就曾經有過異象,當時他們處于保級圈,形勢非常不妙,后來卻“奇跡般”贏下強隊,擺脫了降級圈。由于沒有任何證據,之前這樣的比賽也只能聽之任之。
一年“專項資金”不低于200萬
和2009年反賭掃黑時不同的是,王斌案件中出現了一個“專項資金”的稱號,就是專門用來運作假球、打點黑哨的錢。與2009年相比,更為驚人的變化為:現在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運作假球、黑哨,而且分工明確。
據了解,一年的“專項資金”不低于200萬,在沖超,沖甲或者保級的關鍵時刻,這筆資金還會增加,可能會達到300萬左右。一般場次動用的專項資金兩三萬,重點的場次就會達到七八萬或更多。當然,如果這筆專項資金是虛設,最終根本就沒有動用,則萬事大吉。
所謂的有組織、有計劃,就是為了達到相關目的提前做好“公關計劃”,由專門的組成人員去實施。所謂的分工明確,就是運作假球、黑哨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由幾部分人分工協作完成,減少了環節上帶來的風險。
從王斌案件中透露的各種信息看,王斌交代出的問題中,肯定涉及到了這方面的具體細節。無論是中乙還是中甲的俱樂部,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首先會在自己的俱樂部內部確定一兩個人具體負責聯系,然后在裁判圈內找幾個或有地位或有人脈的專業人士,最后通過相關的“中介組織”完成交易。
另外,在這個特殊的鏈條中,還會有一些曾經在圈內呼風喚雨的人士存在。他們的作用,不是去和具體的裁判員接觸,而是利用自己曾經的人脈,可能走的上層路線。
青島裁判圈內有人去協助調查,也證實的確存在上述鏈條。不過,這幾名去協助調查的業內人士,不知道是作為證人,還是作為“問題人士”去說清情況。從“運作組織機構”的角度講,他們或許就是圈內的牽線搭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