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近日的韻達快遞停擺事件讓不少人仍心有余悸,擔心此種情況以后還會發生,本報記者對濟南快遞行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去年,濟南共接到有關快遞的投訴2124件,占了全省投訴的18%。快遞服務差、快件丟失損壞、快件延誤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
快遞投訴量大增,延誤時間最令人不滿
7月15日,國家郵管局公布快遞行業上半年數據,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9億件,同比增長53 .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97.5億元,同比增長42 .5%。6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1 .3億件,同比增長56 .5%。
同全國情況一樣,濟南快遞行業的發展也非常快速。今年上半年,濟南共完成快遞量4809.6萬件,位于全國城市第25位。不過隨著快遞快速發展,消費者的投訴量也在迅速增加。根據國家郵政局申述中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快遞有效申訴為19.6萬件,同比增長42 .7%。
同全國一樣,山東的快遞投訴近些年也成不斷上升趨勢,山東省郵政業消費者申訴受理中心2013年共受理、結案申訴17743件。
在山東省內的投訴中,青島和濟南是投訴重災區,去年濟南共接到投訴2124件,占了全省投訴的18%。而在這些投訴中,關于快遞延誤是投訴的第一大類,占了近一半。其它的就是關于投遞服務差、快件丟失缺少、損毀等幾大投訴種類。今年爆發韻達快遞停擺便造成了大規模快件延誤,引發了大量市民投訴,但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認栽。
快遞件少了損壞了索賠很困難
隨著快遞市場的發展,在濟南有資格從事快遞業務的企業共有123家。除了傳統的“四通一達”、順豐等快遞,近些年興起的快遞因郵資低廉,受到了不少對價格敏感網店業主的歡迎。
“我們店是薄利多銷,所以選擇性價比高的快遞。”零食店店主陳先生介紹,不過網店選擇這樣的低價快遞,就承擔了相應的風險。陳先生曾郵寄了7包商品,買家反映少了2包,“顯然是郵寄過程被偷拿了。”
為了索賠,陳先生按照快遞員的意見先打客服,然后找到相關負責人,負責人說將安排調查。但之后就杳無音信,最后以分揀點“沒監控”為由不了了之,并沒有準確回復。“最后只能吃啞巴虧,自己把商品補給了買家。”
7月初,寧女士曾在網上購買過一箱酒,到貨時發現有兩瓶破損,總價值約800元。寧女士當時與送貨的快遞員簽下證明書,證明物品在快遞運送過程中損壞。但快遞公司稱只能賠付物品價值的一成,不能全額賠償。寧女士窩了一肚子火,并準備放棄。
7月初,趙女士從濟南向內蒙古郵寄一批食品,后來發生變故,快遞被退回濟南。退貨簽收時趙女士沒有進行現場驗貨,但簽收后發現快遞包裝與寄件時不一樣,打開包裝后發現食品少了兩包。與快遞客服聯系,對方稱因為沒有現場驗貨,無法界定是否為運送過程中造成的貨物丟失,故無法進行賠付,需要趙女士自己開具破損證明。關于如何開具破損證明,快遞公司則稱不負責。趙女士稱自己毫無辦法,“精疲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