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連續三年增長過千億元
齊魯網濟南7月3日訊(記者 李淼)山東省是林業產業大省。在今天上午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齊魯網記者了解到,山東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連續三年年增產值過千億元。
近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生態優先、產業支撐、文化引領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產業化經營,林業產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對生態建設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山東省是林業產業大省。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全省培育形成了木材生產加工、果品生產加工保鮮、森林旅游、種苗花卉、林下經濟、野生動物馴養、木本糧油和生物質能源八大主導產業。截止到2013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積達到4402.3萬畝,林木覆蓋率22.78%,林木蓄積量12360.74萬立方米。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574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占全國林業總產值的11.8%,比上年度增長23.5%,連續三年年增產值過千億元。
此外,山東林業產業還有很多凸出的亮點:人造板產量連續三年超過6000萬立方米,均占當年全國總量的1/4左右,高居全國首位; 經濟林產品產量、產值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位;種苗花卉面積居全國第二位、產值居第一位;木漿造紙產量居全國第一位,全國十強造紙企業我省占4席;木家具產值僅次于廣東,居全國第二位。等等。山東以占全國大約1%的森林資源總量創造了占全國近12%的林業產值,實現了由資源小省到產業大省蝶變的佳績。
林業產業內涵豐富。第一產業主要包括林木培育和種植、木材采運、經濟林栽培、種苗花卉培育和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利用等內容;第二產業主要包括木材加工、木漿造紙、林產化工、經濟林產品加工以及藤柳編等內容;第三產業主要包括濕地和森林旅游業、生態服務業等。
2013年山東省林業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1977億元、3277億元和320億元,三產比重為35:59:6,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林業產業對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省涌現出了一批農民人均林業年收入過5000元的縣,過1萬元的鄉村,過10萬元的農戶,一些林果大縣農民林果收入占到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據統計,蒙陰蜜桃全縣農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沂源蘋果全縣農民人均收入7600多元,沾化冬棗全縣農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
針對森林資源相對匱乏的現實,山東省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把基地建在海外,利用境外資源,開拓國外市場。據商務部門通報,目前,山東企業擁有的境外林地林權面積達690萬公頃,蓄積約6億立方米,面積相當于全省版圖的40%以上,蓄積量是全省林木蓄積量的近6倍。當然,這些海外基地都嚴格執行了當地法律法規,都是按照森林永續利用原則,與當地相關機構聯合開發的,而且這個開發都是有年度限額的,我們的企業也執行得非常嚴格。全省林產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種類達200多個,林產品進出口額不斷攀升。2013年全省林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51.4億美元,占全國林產品進出口總額的12%,比上年度增長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