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5月22日訊 濟南市公安局長清經偵大隊和五峰派出所打擊了一個以合作社為名義,實則是非法吸收老百姓的存款的集資組織。按照這條線索,長清經偵大隊又在歸德發現了一個類似的合作社。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這家位于歸德鎮的農豐專業合作社法人和之前查獲的源池合作社法人都是河北邯鄲的老鄉,在這家合作社的辦公地點,記者發現了大量的化肥和幾包農藥,合作社的入社流程、相關法規貼在墻上,里屋還設有理事長室,看起來有模有樣。
實際上,這只是做做樣子,濟南市公安局長清分局經偵大隊一中隊教導員杜玉軍說,合作社吸收上來的存款根本沒有用在社員身上。杜玉軍說,“ 錢一部分用于他們個人的生活開支,還有一部分用于個人購買車輛,個人享受,歸德農豐合作社犯罪嫌疑人提取了大約200萬用于個人投資房地產,還有大約50余萬用于個人理財。”
為了博取村民們的信任,合作社通過拉攏農村信貸員,利用他們在村民當中的信譽,來吸引村民存款。杜玉軍說,“ 他們告訴信貸員,你可以向我這里存,我這里利息比較高。信用社一般是1萬塊錢330的利息,他們可以給到420左右,同時承諾信貸員提成、獎金、分紅。”
和在信用社存錢一樣,在合作社存錢也會給村民一張單子,別看這些單子有出納、記賬人員的姓名,還有蓋章,實際這都是精心制作的偽裝。
正是這種看似正規的經營模式欺騙了不少村民,采訪中,村民張豐強告訴記者,他之前在農豐合作社分別存了3000元和5000元,后來孩子上學,都正常提取出來。張豐強就又分別存了兩個8000元,直到農豐合作社被查,張豐強對這家合作社還是深信不疑。
濟南市公安局長清分局經偵大隊一中隊中隊長王增遷表示,“還牽涉土地的問題,租了一塊兒地,但是租了是租1年,然而,開展正規合作社的話不可能租地租1年。合作社就通過這種形式去蒙蔽入社的社員們投錢。” 同目前,警方已打掉以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為幌子、非法吸收農村存款的犯罪團伙兩個,抓獲作案嫌疑人5人,追回損失300多萬。
警方也提醒廣大農民兄弟,一定要認清合作社的本質,它是一個企業,不是國家認可的存款機構,它本身沒有攬存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