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濟南4月29日訊(記者 蔡曉彤)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協在濟南召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激活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專題協商會。省政協主席劉偉、副省長張超超出席并講話。省發改委、省國資委、省中小企業局、省金融辦等單位介紹了山東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情況并與委員專家現場交流。
簡政放權后全省中小企業增加9萬戶
2013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38654家,年營業收入過10億元的達到1638家,過100億元的136家;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4.7%,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占市場主體的95%以上。今年一季度,雖然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有所回落,但民營經濟卻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在全國率先修訂了省級《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累計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7項,較前減少40%。省發改委表示,將繼續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把口袋里的生產力全都掏出來”。
隨著我省采取便利工商登記、壓縮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減免行政性收費和結構性減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的熱情。到2013年底,全省中小企業達到90萬戶,比上年增加9萬戶,為歷年增長最多。
依托“兩區一圈一帶”培育特色園區
近年來,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我省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依托“兩區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新的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借助對口支援、經貿洽談等平臺,不斷強化區域合作,為企業發展尋找良機。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省引進省外項目近2580個,總投資1.8萬億元。
中德生態園、日照國際海洋城、濰坊濱海產業園……一系列中外合作園區在山東迅速崛起。省發改委介紹,山東充分發揮外資民資優勢,在“兩區一圈一帶”規劃布局并培育了一批特色園區,今年藍黃“兩區”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有望達到25家。
委員建議政府向市場提供宏觀經濟預測分析
“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目的不在于‘混’,而在于通過混合,增強企業活力。”面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前景,山東大學宏觀經濟預測中心副教授徐超麗說,混合后的企業為什么會增強活力呢?關鍵在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將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市場競爭會迫使企業努力創新,創新帶來活力和效率。
徐超麗認為,在混合經濟發展的問題上,政府要向社會和市場提供宏觀經濟的預測分析,省內主要行業和地區的預測分析,通過細化季度、地區、行業相關指標引領市場預期。同時,政府要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特別是注意防范區域金融風險,做到可預警、有控制,為宏觀經濟的結構調整和向創新增長方式的轉換提供最好的環境,為結構調整爭取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