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耄耋老人接“緝毒處”電話慌神 積攢2.7萬被騙
21日,80歲的石女士接到一個電話,稱有人給她寄了一個郵包,郵局發現里面有毒品,緝毒處將對她展開調查,為了避免財產損失,最好將錢轉移到緝毒處的賬戶,如果調查清楚她確實與此事無關,會把錢還給她。石女士一聽慌了神,趕緊把卡里的27000元錢打了過去,打完錢她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我真是老糊涂了,現在才反應過來也晚了。”石女士告訴記者,21日上午她接到一個電話,跟她說有一個郵包寄給她,但是只能看清楚她的電話和姓名,具體的投遞地址模糊不清,讓她自己到郵局去取,并告訴了她一個郵局的電話。
石女士沒有多想,就按著對方給的電話撥了過去,接電話的人自稱是郵局的工作人員,并告訴石女士,她確實有一個從昆明寄過來的郵包,但是郵包里查出有毒品,所以暫時不能將包裹給她,現在包裹已經被緝毒處查封了,讓石女士找緝毒處問問,并給石女士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
一聽有毒品,石女士更慌了。她撥打了對方留下的電話,電話里的人稱是緝毒處的工作人員,跟石女士說,既然從她的郵包里查出了毒品,就要對她進行調查,希望石女士能配合。
石女士急忙解釋說,自己年紀這么大了,怎么可能有精力來干販毒的事呢,對方聽了后倒是態度很好,語重心長地勸導石女士說,這只是必要的流程,等調查清楚了自然會還石女士清白的。
這位工作人員還說,要對石女士進行全面地調查,其中包括凍結她的銀行賬戶,為了保證她的財產安全,最好能先將錢轉移出來,工作人員說自己所在的部門就是專門負責銀行賬戶的,她告訴了石女士一個銀行卡號,讓石女士先把錢轉移到緝毒處的賬戶里,如果調查結果證明石女士確實與販毒案沒有關系,會把錢還給她的。
石女士急于與毒品撇清關系,便按照工作人員的提示,到附近一家銀行ATM上將自己卡里的27000元全部轉了過去。
“把錢轉過去后,我才反應過來,自己可能是被騙了!彼f,再打郵局和緝毒處的這些電話,全都打不通了,她趕緊報了警。
這么多年攢的錢,一下子全騙走了
記者了解到,已經80歲的石女士身體不太好,兒女也不在身邊照顧,最近幾年一直住在老年公寓,她卡里的錢也是平時省吃儉用攢出來的!吧眢w有病,要經常吃藥,想給自己攢點錢以防萬一!笔空f,這么多年攢的錢,一下子全被騙走了。
“我當時一聽是毒品就慌了,想快點撇清關系,就想把錢打過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又想自己沒有做過的事,錢肯定會還回來的。”石女士說,電話里自稱是緝毒處的工作人員,連哄帶騙地說他相信石女士,并安慰她說把錢打過來,由國家代為保管,肯定不會有問題的。石女士說,她當時就是慌了,如果跟家人商量一下,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老人想息事寧人,容易上當受騙
魯東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劉兆永說,老年人不是社會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對于一些社會規則不甚了解,因此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識。另外,現在的老年人一般都比較孤獨,而他們手里的錢不買房,不買車,甚至都不買新衣服,基本屬于閑錢,當孤獨跟有錢碰到一起,就可能會成為騙子行騙的對象。
另外,老年人遇到事情后,不是想到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而是往往訴諸于“潛規則”,想破財免災,花點錢把事情解決。當自己遇到了負面的事情,考慮到自己的臉面問題,不是通過正常的途徑來維權,而是想息事寧人,花錢擺平,盡快將事情了結。劉兆永說,大多數老年人都存在這個問題,因此便有屢屢上當的事情發生。(記者 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