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8企上市開閘,無一是魯企
證監會公布預披露名單,28家擬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這是一年半以來,首次有企業預披露。遺憾的是,28家擬上市公司中,無一家山東企業,是魯企資本意識薄弱所致?還有另有隱情?
本報記者孟敏
一年半后重新開閘魯企 這次交了白卷
中國證監會于18日晚間至19日凌晨發布首批IPO企業預披露名單,共有28家擬上市公司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其中,齊魯證券保薦的3家企業格外搶眼,在28家中獨占3席,不過遺憾的是,28家擬上市公司中,無一家山東企業。
這是自2012年10月份以來首次有企業預披露,意味著暫停一年多的新股發行審核重啟在即。
在首次預披露名單中,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企業有16家,占預披露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包括由齊魯證券保薦的中電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亞振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維力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而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企業有4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有8家。
從名單中可以看到,并無此前市場預測的央企大盤股,但也沒有一家山東的企業。有業內人士指出,不能據此說魯企資本意識淡薄,因為這次證監會預披露的名單,包括了安徽、四川、河北的幾家公司,內陸企業的資本意識未必會比山東要好。很可能,這個名單是“半夜雞叫”隨機選擇的結果。
“魯企缺席,并不意外!辈贿^,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東南沿海省份的企業來說,山東的企業上市觀念較為淡薄,動力也顯得不足,在資本發展上的觀念還有待改進。
我省券商露臉不小齊魯證券保薦三家
“心里有些忐忑,既是利好又是考驗!币豢吹竭@個名單,齊魯證券的業內人士說,齊魯證券保薦的企業在28個席位中,獨占3席,是數量最多的,這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帶刺兒的消息,擔心這幾家企業后面會被各路人馬拿來“開涮”。
而另一位分析人士則指出,齊魯證券保薦企業占的席位多,一方面可帶來較高的上市收益,說明上市操作能力強,有利于把名氣打出去;另一方面,大家抱著“試水”的心態去調整,以符合證監會新的態度和標準,一家證券公司沖得太靠前,信息真實性出點紕漏,也易招致“槍打出頭鳥”。
搞活上證指數滬市數量多于深市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證監會更強調公司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對公司上市的硬件指標放寬,把更多的選擇權交給市場,這也是此次滬市占逾一半的原因。“深交所比上交所要松一些,對擬上市企業的包裝、調整要大一些”。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滬市數量明顯多于深市,這是‘平衡’的結果,帶有‘扶持’上交所的味道。”之前深交所的中小板和創業板明顯活力更強,而這次預披露給市場的印象是上海上市快,創業板次之,中小板最慢,吸引中小板排隊企業轉上海意圖明顯。這也與之前傳聞吻合,即今年管理層的首要任務是搞活上證指數,其次才是IPO。
受理后即披露不再設問核環節
18日下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通報稱,中國證監會對首發申請審核流程重新進行梳理,并據此對每周向社會公布的首發審核工作流程和企業基本信息表進行了修訂。根據修訂后的工作流程,證監會發行部在正式受理企業IPO申請后即按程序安排預先披露,反饋意見回復后初審會前,再按規定安排預先披露更新。
發言人表示,鑒于已要求保薦機構建立公司內部問核機制,在首發企業審核過程中,不再設問核環節。另外,此次修訂將首發見面會安排在反饋會后召開,增強交流針對性,提高見面會效率。
根據證監會的信息,截至4月17日,滬深兩市共有排隊IPO企業606家,其中擬在上交所上市的165家,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226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215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