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齊魯網4月17日訊 (記者 王雨晴 通訊員 趙剛 楊曉光)近日,家住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的劉女士到羅村派出所報案,稱其發工資的銀行卡被盜刷了,損失一萬多元。
經民警詳細詢問,記者了解到事情的經過。劉女士有張建設銀行工資卡,平時基本上不從卡上提錢,有時需要大額支出時才用這張銀行卡,也很少查詢卡上的錢數。從2013年上半年開始,劉女士發現卡上的錢有點問題,她總是感覺卡上的錢像是少了。劉女士一開始也沒太在意,簡單問了一下丈夫和孩子,有沒有提她銀行卡上的錢,他們都說沒有提錢。今年3月27日,劉女士到建設銀行打了一份銀行卡使用明細,這份長長的明細表令她大吃一驚。這張很少使用的銀行卡,竟然是頻繁從網上刷卡消費,消費額大的時候幾百元,小的時候幾十元,這些消費劉女士都毫不知情。劉女士連忙計算了一下,從2013年上半年開始至今,她的銀行卡上這些莫名其妙的消費額共有1萬多元。劉女士連忙到派出所報了案。
民警詳細了解案件情況后,感覺這不像是一起案件。一般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一旦掌握了銀行卡資料,為了盡快將卡上所有現金轉走,每次都是大額轉款,和劉女士銀行卡的網上消費支出方式完全不同。民警多次詢問劉女士是否是其家人從網上刷卡消費,劉女士表示不是其家人刷卡消費。其丈夫不會從網上購買物品,兒子年僅13歲,也不可能。民警考慮,劉女士13歲的兒子,很可能知道這張銀行卡的卡號和密碼,卡上頻繁出現小額消費的情況,也很符合少年兒童的消費特征。民警讓劉女士回家仔細詢問一下其兒子。
第二天,劉女士又來了派出所,反映說回家后仔細問了問其兒子,卡上少的1萬多元錢是她的兒子用銀行卡的卡號和密碼在網上購物等方式消費時支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