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發的《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改進完善17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工作的意見》,包括考核原則、考核內容、考核辦法、考核結果運用、保障措施5個部分。《意見》 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是我省加快推進工作指導重大轉變、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的“指揮棒”和“風向標”。《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省科學發展新一輪綜合考核工作全面啟動。
GDP考核權重降低
為真正體現對各市科學發展的引領作用,這次對考核指標的設置和權重作了很大調整,增加了稅收占公共財政收入比重及提高幅度、城鎮化質量系數、市場主體數量及增長率、糧食產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等多項指標。在定量考核中,仍然實行千分制,即總分為1000分,但對各項指標的權重作了大幅度調整,加大了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政府債務等方面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教育文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群眾健康。例如,備受關注的“GDP考核”,即“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實現程度”指標,權重由前些年的60分降低為25分。
食藥安全納入“扣分項目”
在定量指標的設置上,也作了科學調整。定量指標由共性評價指標、目標差異指標、地方提升指標、加分項目、扣分項目、群眾滿意度6個部分組成。共性評價指標,主要是激勵各市爭先進位、競相發展。目標差異指標,主要是鼓勵各市聚集資源、挖掘潛力、釋放活力,努力完成目標任務。地方提升指標,主要體現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解決薄弱環節和突出矛盾的成效。加分項目,主要是指國家部委以上或省委、省政府推廣的重大改革創新工作,意在鼓勵各地深化改革、探索創新。扣分項目,包含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社會穩定、安全生產、計劃生育、農產品食品藥品安全、土地管理等工作,警示各地不觸及紅線、不突破底線。
對于綜合考核的結果,省委、省政府將作為各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價調整、選拔任用、管理監督的重要依據。對堅持科學發展、真抓實干、成績突出的市,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問題比較突出、整改落實不力的市,給予提醒和警示。據《大眾日報》
定量考核共1000分,其中共性評價指標11項,共420分;目標差異指標16項,共500分;地方提升指標每市2項,共80分
調低
“GDP考核”權重由60分降為25分
加大
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科技創新、政府債務等方面指標權重加大
增加
增加城鎮化質量系數、市場主體數量及增長率、糧食產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