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濟南有望建立“積分入戶”等落戶通道
發展城鎮化,戶籍制度改革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濟南在這方面也推出“積分入戶”等階梯式落戶通道,通過多項措施促進轉移人口市民化。
讓村民真正享受
城里人的待遇
15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說,目前,濟南還有近百萬進城務工人員沒能在城鎮落戶,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沒有統計為常住人口,無法享受與城鎮戶籍人口平等的薪酬福利和公共服務;有些城中村的居民雖然已納入城鎮化統計,但居住條件、配套設施、社會保障水平與新型城鎮化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存在“半城鎮化”和“不完全城鎮化”現象。
楊魯豫說:“城鎮化并非戶口簿上簡單地把農業戶口變成非農戶口,而是要讓村民真正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不斷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落實到具體工作上,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據了解,濟南市中心城建成區人口不到400萬,按照標準屬于“適度控制”發展的城市。《綱要》中明確,濟南要按照“自愿、分類、有序的原則,以就地就近為基本途徑,鼓勵在縣級市區、縣政府駐地和其他建制鎮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的人員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及父母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并享有養老、教育、醫療、就業與住房保障等相應城鎮居民待遇。
楊魯豫表示,濟南將完善市區落戶政策,建立“積分入戶”等階梯式落戶通道,科學確定各類人才落戶條件。以周邊縣區駐地和14個示范鎮為重點,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
農民工逐步納入
社會救濟范圍
通過何種有效路徑來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呢?據了解,為實現這一工作濟南將探索多方面的路徑,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個人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鼓勵各縣(市)、區在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按照居住地實現城鎮和鄉村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進而逐步提高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水平。城鄉平等的就業創業培訓體系將加快完善,農民工在創業時也將獲扶持。
此外,濟南還要探索建立社會保險跨區域轉移接續機制,加強社保繳費的監管力度,提高農民工城鎮社保參保率。擴大社會救濟覆蓋面,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逐步納入社會救濟范圍。此外,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將納入城市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
名詞解釋
“積分入戶”是指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核準分值達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請落戶。各地方政府制定一種戶口準入政策,大多是根據個人學歷、納稅、社保、房產、社會榮譽、志愿者服務時間等對個人進行評分,達到一定的分值可以申請把戶口遷移至該市。目前這一制度已在深圳、廣州、天津等地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