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法院系統共受理各類案件12.6萬件,審結刑事案件8369件;嶗山區政協原主席呂明江、青島遠洋公司原副總經理宋軍等被依法懲處;63人因生產銷售“毒豆芽”、販賣“病死豬”獲刑……2月15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祝華在參加“向人民報告”節目時,總結了2013年全市法院系統的工作,同時暢談了2014年的工作計劃。他透露,2014年對于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產品質量等案件,將采取微博直播、視頻直播的形式,進一步擴大司法公開。
去年全市法院辦結12.4萬件
2月15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祝華參加了青島人民廣播電臺直播特別節目“向人民報告”,與市民共同分享2013年的工作亮點和成果,暢談2014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節目中,祝華介紹,2013年全市法院系統共受理各類案件 12.6萬件,辦結12.4萬件 ,標的額33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 、3.6%和30.7%,收結案數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市中院受理各類案件 1.63萬件 ,辦結1.58萬件,同比分別增長8.8% 和5.8%。青島全市法院承擔的案件數量占全國的 1/100、全省的1/8。
祝華表示,案多人少是長期以來法院一直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基層法院更加明顯。近幾年來,基層法院一線辦案法官流失嚴重,有的基層法院3年時間就有10多名法官辭職、調離,法官辦案壓力很大。為了更好地解決案多人少的問題,本市法院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開發審判輔助系統、信息系統,最大限度地減輕法官工作量 。據介紹,去年全市一線法官人均辦案137件 ,最多的一名法官辦案數量達到612件。
記者了解到,2013年全市法院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維護平安青島建設 。全年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8369件,判處罪犯1.21萬人。依法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和重大毒品犯罪1365件,有力打擊了張韶軍等黑惡勢力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審結走私、金融詐騙等案件 746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746萬元。妥善審理涉案金額達12億元的“東港”系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2013年,全市法院審結貪污賄賂、瀆職案件 194件 ,判處罪犯263人,嶗山區政協原主席呂明江、青島遠洋公司原副總經理宋軍等被依法懲處。市中院還與檢察院、公安局共同建立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推行減刑假釋“陽光工程”,3834名符合條件的罪犯被予以減刑、假釋。
63人危害食品安全獲刑
去年全市法院對63名生產銷售“毒豆芽”、販賣“病死豬”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予以嚴懲。即墨法院審理的“毒豆芽”案中,被告人宋某等在出租屋內加工生產黃豆芽、綠豆芽的過程中,違反國家規定向浸泡的黃豆、綠豆中添加無根豆芽素等食品添加劑,并將這些“毒豆芽”對外銷售;李滄法院審理的“病死豬”案,李某等5名被告人組成了一個“病死豬肉產供銷產業鏈”。被告人李某夫婦從城陽、即墨等地低價收購、撿拾病死豬,然后在出租屋內進行加工,再以低廉的價格賣給被告人邱某和劉某夫婦,邱某和劉某夫婦將這些病死豬肉或剁成肉餡或進行簡單加工后,賣給市場上店鋪。
案件的被告人均被依法懲處 。祝華表示,這些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行為直接危害市民健康、安全,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依法嚴懲、絕不手軟,通過法院的司法行為凈化市場環境,保障食品安全。
3名干警被開除、記過
祝華表示,反腐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始終不放松不懈怠。為此,2013年全市法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強化廉政教育。
加大督查、追究力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對23起案件進行了司法巡查,聘請53名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擔任司法監督員,開展明察暗訪,堅決查糾“冷橫硬推”、“庸懶散奢”等不正之風;以“零容忍”的態度加大查辦力度,去年共對3名干警予以開除、記過等處理。
去年,全市法院系統向社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1388個,開展涉黨政機關、涉民生、涉金融機構案件等專項集中執行152次,共執結各類案件 2.58萬件 ,標的額108.6億元。
此外,青島法院系統還依法加大對規避執行行為的懲治力度,健全與市公安局、檢察院以及機場等單位的執行威懾機制,限制乘坐飛機等高消費行為451人次,司法拘留922人,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11人,為申請執行人追償欠款4.78億元。
為了有效遏制反規避執行,市中院還加強了執行聯動機制建設 ,完善與銀行、工商、車管、稅務、房管等部門聯合建立的司法查控網絡平臺,逐步實現查控網絡從執行向立案、審判等全流程覆蓋,全市法院執結率同比增長5.7%,執結案件平均周期同比縮短15天。“如被執行人陳某拒不執行生效裁判,還將財產轉移到外地,執行法官利用查控網將其在濟南、成都等地的賬戶全部查封,僅用3天就順利執結該案。”祝華說。
受理案件數量
2013年全市法院系統共受理各類案件12.6萬件,辦結12.4萬件,標的額33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6%和30.7%,收結案數位列全省第一。
青島全市法院承擔的案件數量占全國的1/100、全省的1/8。
打擊刑事犯罪
全年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8369件,判處罪犯1.21萬人。依法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和重大毒品犯罪1365件,有力打擊了張韶軍等黑惡勢力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審結走私、金融詐騙等案件746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746萬元。妥善審理涉案金額達12億元的“東港”系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嚴懲食安犯罪
去年全市法院對63名生產銷售“毒豆芽”、販賣“病死豬”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予以嚴懲。
推進司法廉潔
對23起案件進行了司法巡查,聘請53名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擔任司法監督員,開展明察暗訪,堅決查糾“冷橫硬推”、“庸懶散奢”等不正之風;
以“零容忍”的態度加大查辦力度,去年共對3名干警予以開除、記過等處理。
懲治規避執行
去年,全市法院系統向社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1388個,共執結各類案件2.58萬件,標的額108.6億元。
限制乘坐飛機等高消費行為451人次,司法拘留922人,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11人,為申請執行人追償欠款4.78億元。
裁判文書上網數量全省最多
據介紹,市中院早在四年前就設置專職部門、安排相關人員在市中院的官方網站上公布部分典型案件的裁判文書 。目前,青島中院已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 1.51萬份 ,占全省法院已公開文書的1/3多,是全省上網公開裁判文書數量最多的法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除涉及國家秘密 、個人隱私的,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以調解方式結案的和其他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4種情形外,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均應當在互聯網公布。針對這一規定,全市法院系統要求依法公開文書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法官認為裁判文書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必須提出書面意見及理由 ,經過部門負責人審查后報主管副院長審核確定,不能隨意處置。”祝華稱,公布裁判文書的真實性,強調當事人實名公開,除一些特定案件外,在互聯網公布的裁判文書應當保留當事人的真實姓名或者名稱。在強調真實性的同時,也要注重保護個人隱私權利和其他個人信息安全。對此,法院引進了文書上網重要信息屏蔽軟件 ,對一些婚姻家庭,繼承,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代理人等進行信息屏蔽匿名處理。2014年,中院審結案件的裁判文書 ,除依法不公開的之外,都要上互聯網,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今年部分案件庭審微博直播
在自媒體時代 ,微博目前已經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最快平臺,受眾多,影響力也大。目前,全市兩級法院均開通了官方微博。其中,市中院于去年10月份開通官方微博,“粉絲”數量已達2.6萬。
除了發布信息外,部分基層法院已經通過微博直播重大執行活動和案件庭審。市中院已將微博直播納入了2014年的工作重點,對于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產品質量等案件 ,以及新法實施后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 ,將采用微博直播庭審,擴大案件影響力,發揮法律對于社會關系積極的指引作用。祝華強調,對于涉及國家秘密 、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明確規定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則不進行直播。“微博直播僅僅是司法公開的一部分,下一步,我們還要通過互聯網視頻庭審直播,讓法院接受社會各個方面的監督。”祝華說。據介紹,除了裁判文書上網和開通官方微博外,全市法院系統還設有“院長三公開”信息平臺,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答復群眾各類訴求、咨詢1.93萬件。
此外,市中院還建立健全案件信息查詢系統,并在市中院立案大廳設有觸摸平臺,當事人拿著給定的密碼,便可查詢自己案件進程。“下一步當事人只要持給定的密碼,通過互聯網就可以查詢自己案件進展。”
此外,本市法院系統還加大了對審委會委員、法官信息的公開,加強了庭審公開,積極推進內網庭審直播與外網的銜接。推進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在全省率先采取組織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選任模式,人民陪審員數量已增至702人,并遴選了59名人民陪審員參與中院案件審理,一審案件人民陪審員參審率達59%。
2014年,全市法院系統還將進一步推進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官方網站改版工作,完善案件信息網上查詢和電子卷宗系統,積極推動網絡庭審直播,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充分發揮“法院開放日”作用,加強司法宣傳和民意溝通,有效回應社會關切。記者 李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