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發布國內首個企業社會責任指標體系標準
中新網濟南1月21日電(黃品璇) 山東省21日發布兩項企業社會責任地方標準,至此,山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了統一的地方指導性標準。專家表示,兩項地方標準的發布有利于幫助魯商突破國際貿易壁壘,參與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供應鏈,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1日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指標體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兩項山東省地方標準。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黎燕介紹說,《企業社會責任指標體系》以企業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為核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包括報告編寫的內容要求、質量要求、報告結構等,指導企業通過報告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同時,這也是全國第一個《企業社會責任指標體系》標準和第一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標準。
山東省質監局副巡視員王光輝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安全生產事故、消費者權益受損等各類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在歐美興起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逐漸演變成一股世界性潮流;2010年11月,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了ISO26000《企業社會責任指南》,為各類組織進行社會責任活動提供相關指南。
“如果我們的出口企業不了解這個標準,或不能提供一份符合要求的社會責任報告,有可能就會遭遇技術壁壘,使產品不能正常出口。”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黎燕告訴記者,該院2011年將《企業社會責任指南》譯成中文,山東省此次發布的標準也參考了該指南。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出現了一種標準化的趨勢。”中國商務部創辦并主管的《WTO經濟導刊》主編于志宏說,在國際商業行為中,企業社會責任所占份額越來越大,國際組織、行業組織、跨國公司等都在推出相關標準指南,如果企業希望成為大型跨國公司供應鏈上的一員,就要遵守相應的標準。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一種全球共識。”山東省企業信用與社會責任協會會長王天仁表示,標準的制定有利于山東企業與國外企業尋找共識,山東企業應加快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以提高山東的區域競爭力和魯商的整體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