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月19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2013年1月,“光盤行動”是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該活動的主題是: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公益組織的志愿者倡議市民在飯店就餐打包剩飯,“光盤”離開,形成人人節約糧食的好風氣。
2013年1月,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了一項公益活動---“光盤行動”。它的主題是: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那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效果怎么樣呢?
省政協委員董方軍:“我周邊的人和我都開始慢慢的習慣,現在覺得點一大桌菜剩下了覺得很土豪。”
省政協委員盛振文:“倡導光盤行動,節約一個饅頭也是為為國家節省資源。”
省政協委員張法文:“現在大家在點菜的時候要節約不浪費,有剩菜剩飯都要打包,觀念都發生變化了。”
在這次省兩會中,不少委員在小組討論中也提到了光盤行動后的變化。在各大飯店也都掛出了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節儉的標語。
省政協委員于建:“幾乎在外面吃飯,無論家庭還是請客,即使剩下了也打包,我們看著都心疼。”
政協委員盛振文是山東協和學院的院長,他告訴生活幫幫辦,“光盤行動”這一年來,他的感觸最多了。
省政協委員盛振文:“光盤行動以前,剩的一塊一塊的饅頭,收垃圾的車往外拉,光盤行動以后不見了,學生省了錢,為國家省了糧食。”
在這次兩會期間,委員們在駐地用餐的時候,也不約而同的都做到了光盤。
省政協委員鄧相超:“第一,不管在哪個放點,都有標識怎么節約糧食,包括開兩會委員在吃飯的時候,全部光盤。”
省政協委員董方軍:“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適應,周圍的人已經都已經非常的習慣了,吃好吃飽就可以,沒什么面子問題,通過兩會也能看出來。”
說實話,光盤行動這一年,我們身邊的變化也很多,不會因為面子問題再去點一大桌的菜,也不會因為面子問題把剩菜剩飯繼續扔在飯桌上。我們現在點餐的時候會適當的少點,即使有剩菜剩飯也會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