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2月27日訊(山東臺 張曉軍 郗斌 聊城臺 張超鋒)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報道,"0-6歲殘疾兒童免費搶救性康復"項目已連續兩年列入省政府要辦好的民生實事,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國家、省、市、縣四級財政繼續扶持"搶救性康復",共同投資2.3億元,對全省12550名0-6歲殘疾兒童提供免費救助。
寒冬時節,記者來到聊城陽谷的殘疾人服務中心,6歲的腦癱患兒飛飛正在接受行走訓練治療。
現在的飛飛,經過一年多的康復訓練,已經可以簡單行走。更讓飛飛家長感到欣慰的是,這一年來的康復訓練,費用全部由政府負擔。而在以前,飛飛要接受這樣的康復訓練都是按分鐘收費,一天就要幾百元。如今,看著小家伙珊珊學步的樣子,飛飛媽媽打心里感到高興。
"咱這孩子到這一步了吧,基本上錢都花的差不多了,就想放棄的樣子,政府把我這孩子看得這么重,現在這家長心里都挺高興。"飛飛母親郭秀紅說。
山東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嬰兒有3萬名,而0-6歲是這些殘疾兒童康復的黃金期。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可以最大程度補償殘疾兒童生理和心理缺陷。為此,山東省殘聯和7部門聯合下發了《山東省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將康復項目納入各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項目實施有穩定的資金支持。
《辦法》規定:康復項目救助對象主要是符合條件的0-6周歲聽力語言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肢殘兒童、低視力兒童等。對于家庭貧困和一戶多殘的殘疾兒童,申報時將進行優先安排。同時,為使更多有康復需要的兒童獲得救助,在有條件的市,受救助的兒童年齡可擴大到9周歲。
"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政策性的突破,因為殘疾兒童康復是需要經費保證的,是需要有服務體系的保障的,政策是管長期的,我們出臺了這樣一個制度之后,今年就突顯了政策的保障力度。"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康復部調研員禹文燕說。
2013年山東省落實康復救助資金1.5億元,有一萬多名殘疾兒童接受了免費康復治療,其中90%以上有明顯治療效果,40%以上有非常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