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2月24日訊(通訊員 于淑霞 劉培剛)蓬萊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工作人員,日前發現了一本1875年版的《筆算數學》,書中采用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符號,這次發現將中國最早使用阿拉伯數字進行數學運算的記載時間提前了17年。
在蓬萊歷史文化研究會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這本1875年版《筆算數學》,書中將中國大寫數字改換成阿拉伯數字,分數記法也采用分子在上、分母在下的樣式,大量使用了西方現代數學符號和算式。蓬萊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蔡志書介紹說,這本書是登州文會館校長編得一本數學教材,這本書從再版到停版在中國使用了近半個世紀,可以說這本書開啟了中國小學數學教育的先河,這本書上面使用了阿拉伯數字,可以說是目前學界公認的我們中國使用阿拉伯數字最早的就在這本書上。
據《中國通史》和《中國數學史》等典籍記載,中國使用阿拉伯數字進行數學運算最早是1892年登州文會館編寫的數學教材《筆算數學》。而這次發現的這本《筆算數學》是1875年出版的,比學界公認的時間提前了17年,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