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頻發,環保產業借此悄然升溫,逐利“綠色蛋糕”。然而,“霧霾經濟學”是否真的“經濟”?
防霾:火了空氣凈化器
行業標準待完善
個人用品市場對霧霾的反應最為敏銳,各類防霾口罩自去年開始熱銷,口罩幾成“防霾標配”。此外,空氣凈化器市場也一改不溫不火的狀況,急速升溫。
記者在濟南泉城路一家大型電器門店看到,空氣凈化器有8個品牌,價位從2000元-6000元不等,不少產品標有“除菌除甲醛”、“過濾PM2.5”等字樣。該店濟南大區市場策劃中心策劃經理伊鵬告訴記者,濟南區空凈產品銷量暴增,今年同比漲幅高達160%。分季節看,秋冬季節銷量約占六成。分功能看,去除PM2.5(細顆粒物)功能的產品銷量約占60%。
泉城路另一家大型電器門店的銷售情況也類似。該門店小家電部經理王真說,濟南區今年銷量較去年翻番,秋冬季就有幾十萬的銷售額。其中,沖著去除PM2.5的顧客約占七成。“這種火爆情況在兩年前還不多見,其中一款產品今年甚至出現爆倉”。
銷售人員徐芳表示,價位仍然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因素。“主打的三款產品,售價兩千多、三千多的兩款銷量最好,而另一款要價五千多,問津者寥寥。”
空氣凈化器的實際效果如何?就PM2.5而言,這種細顆粒物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比人類頭發的直徑還要小近30倍,空凈產品能否真正高效過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空氣凈化器主打“概念牌”,難免有炒作概念、價格虛高之嫌,統一的行業標準有待完善。
測霾:環境檢測是前提
性價比高低成顧慮
與個人用防霾產品相比,更大的商機來自政府的空氣污染治理行動。根據《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整個“十二五”期間,以PM2.5為主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需投入資金超過千億元,涉及包括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內的百余市。
而據今年9月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共需投入1.75萬億元,經濟上預計可拉動GDP增長2.39萬億元,其中與大氣污染治理相關的環保產業產值將增加1萬億元以上。
在整個產業鏈條上,環境檢測設備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因此,相關企業有望搶食這塊環保“大蛋糕”。
記者在淄博昌國路上就看到了一套這樣的設備。在駛入中心城區的路段兩邊,一大一小兩臺機柜相對而立,路邊一個LED屏正顯示出車輛的車牌號、排氣污染物濃度、車速等信息。據了解,這是機動車排氣遙感檢測設備,只需1秒便可精準鎖定高排污車,一年可檢測重污染車近萬輛。
據介紹,該設備定價200多萬,安裝后,后期運營、維護等各種費用加起來,一年又需10多萬。目前包括北京、深圳、廣州等多省市已配套這種設備。
然而,該設備在我省的推廣情況卻很一般。在淄博于2009年配套該設備后,截至目前,全省僅青島一市啟動安裝建設。
對此,記者采訪濰坊等七市環保部門了解情況。其中,有六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設備一次性投入較大,后期運營、維護等都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這成為其中一個顧慮。更重要的是,技術是否成熟、所獲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度如何,很難精確得知;另外,即使所獲數據可靠,但“光有數據有啥用,會不會成為信息孤島”?有工作人員表示,“上馬這樣的項目要考慮性價比,關鍵是能發揮怎樣的社會效益,推廣這樣的項目需要科學規劃、頂層設計。”
治霾:排污處理是源頭
核心技術很關鍵
袁軍是青島一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他所在的企業專業從事工業廢氣吸附回收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國內較早從事工業廢氣治理的企業。從2004年企業起步,認準環保產業的發展方向,一步步走到現在,袁軍坦言“不容易”:“開始時步履維艱,公司將近一年沒有訂單。”但眼下企業發展迅速,一年產值約1個億,下一步還打算上馬新生產線。
袁軍表示,企業剛起步時,工業廢氣治理尚未進入公眾視野,相關管理政策真空,而沒有政策引導,企業治理排污就缺乏積極性,“那時,少有人重視工業廢氣處理,公司爭取項目很困難”。現在形勢則大不同,“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有要求,對產業發展而言,政策要求是推手。”
此外,袁軍認為更重要的是,通過發展經濟型環保產品、抓住企業的經濟效益來吸引客戶。他介紹到,工業廢氣中含有重要的化工原料,通過分門別類收集進行回收利用,不僅能解決企業的排污問題,還能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
展望前景,袁軍顯得很有信心:“近年來,環保產業發展穩中有升,是朝陽產業。”他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發展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下一步要延伸產業鏈條,生產環保產品。”
■聲音
“霧霾經濟學” 其實不經濟
陜西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馬廣奇表示,“霧霾經濟”的得與失需要仔細考量。看待“霾商機”,不能只算經濟賬。霧霾天氣頻發,本身是嚴重的生態危機。所謂“污染拉動經濟”的說法,頗有挖肉補瘡的意味。更何況,不能一味關注霧霾紅利增長,而應該看到,環境危機已經大幅拉低人們的幸福指數。馬廣奇表示,或可以此為契機,倒逼社會轉變發展思路,提高社會管理水平。
■新聞鏈接
發現煙塵粉塵污染 請您“隨手拍” 環保部門將進行查處
□記 者 王亞楠 王敏超
通訊員 王靖雯 報 道
本報濟南12月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公益環保聯合會(籌)與齊魯網、齊魯晚報等,聯合啟動城市建成區煙(粉)塵污染“隨手拍”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向全省征集能反映煙(粉)塵污染的現場照片,拍攝范圍包括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中城市房屋拆除工地、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土石方堆場揚塵;城市道路保潔揚塵;渣土砂石裝卸、運輸撒漏揚塵等內容。
省環保廳、省住建廳會對“隨手拍”所反映情況進行查證和處理,并通報整改及工作進度情況。